回宮後。
朱允熥帶著大臣們也是直奔永壽宮。
此時永壽宮外,已經是哭聲震天,朱允熥讓人在外候著,大家也不敢進去啊。
但是也不能在外乾站著啊。
於是就都嗷嗷哭了起來。
此時的皇宮,已經掛滿白障,那股悲傷的氣氛一下子就來了。
“陛下駕到!”
伴隨著郝有錢的一聲高喊,所有哭哭啼啼的眾人,紛紛噤聲。
一下子就收了聲。
他們老遠也看到了朱允熥的龍輦。
“參見陛下,陛下聖躬金安。”眾人紛紛行禮。
朱允熥走下龍輦,“寧王呢。”
第一句話就是要問罪寧王。
一眾藩王你看我我看你的,看朱允熥黑著臉就知道沒好事。
“臣在。”寧王朱權站出來拱手道。
朱允熥輕哼一聲,“寧王真是好大的膽子,意圖偷屍,想幹什麼?”
“陛下!臣沒有偷屍!臣只是覺得父皇駕崩得有些蹊蹺,想去看看。”寧王解釋道。
朱允熥問道,“你跟五皇叔一樣,學醫的嗎?”
“不……不是。”寧王也沒想到朱允熥會為這事兒找自己麻煩。
揪著這事兒不放。
“朕是不是說過,無上皇任何人不得見?”朱允熥再問。
朱允熥確實說了,在登基大典的時候,讓人把朱元璋送回永壽宮,還以朱元璋腦疾頻發為由,將朱元璋嚴加看管,任何人不得見。
“說……說過。”朱權一時間,竟然忘了這一茬。
媽的。
“刑部尚書,抗旨不遵,罪該如何?”朱允熥直接叫刑部尚書了。
刑部尚書稟報道,“回陛下,抗旨不尊,最該滿門抄斬!寧王殿下身為皇族,知法犯法,情節特別嚴重,性質特別惡劣,理當罪加一等!誅三族!”
“刑部尚書,你腦子秀逗了?誅三族,陛下都在這三族裡面!寧王的三族能誅嗎?”慶王朱栴冷哼一聲道。
這要是誅了朱權的三族。
在紫禁城裡,姓朱的都在這三族之列。
朱元璋改金陵為應天,京城叫應天城。
皇宮叫紫禁城。
永樂年間,朱棣於北平仿南京紫禁城,修了一座新的北平紫禁城,改平字為京字,自此大明有了南北兩京。
所以南京皇宮也叫紫禁城。
刑部尚書回答道,“慶王殿下,皇族一般情況下是不在株連之列的。”
刑部尚書都無語了,你這點常識都沒有嗎?
若是皇族在株連之列,那一些公主駙馬或者是王妃家族犯事兒,株連三族九族啥的,那不得連皇族一塊誅了?
皇族是不在任何外姓人株連之列的。
而皇族也會有株連,只不過是株連全家,不株連任何一族。
但是,這個全家又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家,是指皇族開府之後的全家。
比如說某某王爺滿門抄斬,那就要殺他和他王妃和孩子,這叫全家,牽扯不到他的父母,因為他的父親是皇帝,母親是妃子或皇后,壓根誅不了。
而那些沒有成年開府的藩王,若是犯了死罪,只有兩個結局,要麼廢為庶人,圈禁一生,要麼賜自盡,不會有株連的處罰。
普通人滿門抄斬,你家裡上上下下一個都跑不了,老鼠都跑不了!
江山都是皇族打下來的,有特權咋啦?
皇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話聽聽就行了,當真了就是你的不對了。
朱權若是要被株連,只會是株連他的王妃和孩子,但是現在朱權是光棍啊。
本來洪武二十七年,寧王朱權大婚。
現在才洪武二十六年呢。
“寧王,你有什麼話說?”朱允熥問道。
岷王朱楩拱手道,“陛下,皇兄也是因為思念父王,身為人子,孝心可嘉,情有可原,還請陛下寬恕皇兄。”
“眾愛卿,你們的意思呢?”
朱允熥語氣漸冷。
“陛下,正所謂,天地君親師,君尚在親之上,此乃聖人之訓,而自古忠孝兩難全,不管發生事情,理當以忠君報國為先,此乃古今之理!若是寬恕寧王,那就是說,孝比忠大,可以因孝道罔顧君臣之道,岷王殿下企圖顛覆聖言,其心可誅!臣建議依律從重問罪!”
內閣次輔王純卅立馬站出來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