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京城琉璃廠的名聲,葉川有所耳聞,但由於現在的琉璃廠早已不再是那個昔日知名的古玩街,所以他一直沒有去過。
雖說葉川來到這個世界還沒有親自到訪過琉璃廠,但他清楚整個地方已成為一個文化用品街區。前世看過一篇報道,說是那裡生意最好的並不是古玩店,反而是那些賣墨汁和宣紙的店鋪。
想起這一點,葉川總忍不住覺得有趣;於是也一直沒去過那條街,即使北京若有像港島那樣的古董街的話,他也一定會過去碰碰運氣。
週日上午,葉川開著吉普車前往琉璃廠,把車停在一個附近的空地上,開始等著徐老的到來。
因為那天是週日,有不少人來到琉璃廠。葉川看到人們或進或出,大部分都是空手而回,偶見幾位手拿瓷器或拿著卷軸畫。
幾分鐘過後,又一輛吉普車停在他面前,看到車上正是徐老,他就上前開門,扶著他下了車。
“小葉,你早來了?”
葉川扶著徐老下了車,見其穿著一件洗舊了的中山裝,頭髮雖稀疏但整齊地梳向一邊,面帶笑容道:“徐老,我也剛到。”
徐老點點頭,然後透過車窗吩咐司機:“兩個小時後來這裡接我。”說著慢慢朝琉璃廠方向走。
“徐老,您有什麼要買的,告訴一聲,我直接替您買了送去也行。”
“每月我都會到這裡的一得閣買幾瓶墨汁和宣紙,順道逛逛。”他邊說邊搖頭。“老楊、老孫,和陳向東之前陪我來逛過幾次,但都不懂,問什麼都答不上來,倒添了不少悶氣!”
葉川聞言不禁大笑起來。完全可以想象當時徐老提出問題時楊廠長、孫廠長和陳向東那種茫然的眼神。
讓三位完全外行的人陪他在充滿文藝氣息的琉璃廠閒逛,真是難為他們了。
不久之後,兩人便來到了琉璃廠所在的那條繁忙街道。今天的行人絡繹不絕,也有一些臨時攤位零散地設在各個商鋪門口,但是攤上的商品卻並不多。
葉川掃了一眼,發現都是些價值不高的物件,大部分是近代的花瓶,最多也只追溯到晚清時期。
“看得出來不太滿意?”徐老微笑著問道。
“這些東西大多是民窯所出,數量眾多,並不具備太多收藏價值。”葉川回答說。“不錯啊,你竟然一眼就能看出大概的年代,眼力真是獨到。”
“多謝誇獎!實際上不論是造型還是釉色,都足以證明這些東西只是晚清的物件。工藝粗糙的話,多數就是出自民窯,如果有閒錢倒是值得購買一二,幾十年後或許也能有所價值!”
徐老認為葉川是開了玩笑:“看來你不中意這些民窯貨,待會我帶你看一些更專業的店鋪。”
葉川略微驚訝:難道這裡真能找見正牌的古董?
琉璃廠周圍的鋪面很多,但有不少關門閉戶,其中甚至有些轉為文化用品商店了。
諸如京城制墨名品“一得閣”,各類國營或合作企業的宣紙廠,鋼筆廠等均有代表點鋪面存在。
真正的私人古玩商鋪幾乎已經絕跡於琉璃廠,剩下幾個還是由公私合夥管理的地方,也不明確售賣的是何種類商品。
徐老選了五瓶墨水及兩張宣紙, 葉川也隨便拿了點。
他高階書法的技術,徐老早就知曉,若他自己什麼沒取,也許徐老會覺得有些不對勁。
“現在帶你參觀一下這裡的書法藝術如何?” 徐老帶著滿臉笑容地說。
葉川點了點頭跟隨對方出了宣紙店鋪, 進了旁邊一家專門買賣古玩藝術品的地方。
這間店鋪中人煙稀少,只見一個穿了中山裝的員工正忙著打理店內事物以及坐在椅上假寐的一位老人。
使葉川稍感意外的是, 老人身上罩了件破破爛爛的大棉被,並無店員的感覺,更像是夜間看門守衛。
看見他跟隨著徐老進來後,年輕的職員並沒有起立打招呼的意思,而是繼續忙手頭上的工作。
“這是一家國有的美術品店鋪, 裡面的掛畫質量很高,不妨可以選購一幅回家觀賞。”徐老說道。
葉川笑了。一間官方的藝術畫館,難道還能找到宋代的畫家張擇端或者是米芾的作品不成?
他的眼神不經意地投向店內懸掛的藝術作品,隨後立刻就被那些畫作深深吸引住了。
店鋪裡總共掛不到十卷長畫軸,然而每一幅都是精美的珍藏之物——白石先生的《蝦》 ,悲鴻先生畫的馬,以及大千大師創作的大膽潑墨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