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的女工人充滿信心,雖然她對輔助工具全然不解,但她在紡織廠連續多年的優秀表現讓她對自己的手藝極其有信心,手腳靈巧,絕不懷疑會敗下陣來。"預備!”她堅定回應道。
隨後的女同事也同樣給出了答覆:“我也準備好了!”兩人先後出列應答。"好!既然準備好,那我們倒計時十分鐘,比賽現在開始!”裁判下達指令,比賽立刻啟動。
只見右面那位女工手法純熟,迅速接過布條,放置在縫紉機的針腳處。
她雙足並用,一手穩穩握持著縫紉機滾輪,另一手持起布料,平穩推著它前進。
旁觀者主要是家庭婦女們,一看她的操作就知道,她肯定是專業人士,每一個動作如行雲流水,手腳協調地如同天作之合,甚至推動布條的動作都充滿了觀賞感。
相比之下,電子廠這邊的那臺縫紉機更是讓人驚奇,女工只需踩在地面上的一個小黑盒子上,附近就能清晰聽到電機的低沉嗡鳴聲。
熟悉縫紉機的人都明白,正常使用時需左手托住滾輪,腳下的控制與手的動作同步。
而這女工根本不理睬滾輪,雙手都在布料上,而機器滾輪卻在她的觸動中自發轉動起來,縫紉機飛快地運作著。
此人在手頭上也是毫不鬆懈,持續向前推移,臨近邊緣時稍作偏角調整後繼續推,連片刻的停滯都沒有。
第一圈完成後,她輕輕抬起腳尖,縫紉機驟然停止執行。
緊接著,她開始著手第二圈,又一次踏下小黑盒子,機器自行恢復動力。
她動作如常快速連貫,完成一圈僅耗幾秒鐘。
二十秒不到的時間,一塊擦布就順利完成,並由女工以剪刀切斷線頭交予工作人員,然後迅速開始另一塊布料的縫製工作。
旁人的眼光不約而同地投向另一位選手,儘管後者技藝精湛且有藝術感,速度卻被認為相當緩慢。
看著差距越來越大,第二塊擦布才開始,旁邊那位已經進入了第三輪,她不禁愕然。
發現自己與對手之間的差距似乎不只是技術上的,她內心有些失衡。
意識到自己的快速已經不足以領先,這微妙的心理波動使她手部的動作略顯僵硬。
直到她在奮力拼搶下縫製完一塊,另一邊電子廠的女工已經完成了第三塊。
周圍的討論愈發熱烈起來:“這麼迅速?!” “我有點難以分辨了,她們哪個來自紡紗廠?”“那個小黑盒子能讓機器自始至終地工作嗎?”讚譽和感嘆紛至沓來。
看到旁觀者的表情,葉川滿意地察覺到了他想要達到的效果。
而孫廠長大為振奮:投資這五十公斤的麵粉果然有所值啊!
主持人也有些緊張地關注著比賽選手,但在自家電子廠同事們的幫助下,他們的抹布製作越來越多,動作也越來越嫻熟,不由鬆了口氣。
左側女工鎮定自若,相比之下,織布廠那名熟練工人卻越來越焦慮,額頭上細密的汗珠暗示著她內心已變得焦躁。
五分鐘內,織布工只完成了不足十個布,另一邊的比賽者卻愈發如魚得水。
眼看落於下風,她的情緒瀕臨崩潰,如果不是補貼豐厚和周圍眾多觀眾的見證,她幾乎要選擇了放棄。
一開始,軋鋼廠女工略顯緊張,目光時而瞥向旁邊的操作機。
然而,當她發現自己遠超對方速度時,心情慢慢平靜下來,速度也隨之提高,越來越嫻熟。
家眷包圍圈中的女主人看得清清楚楚:左邊那一位雖快,但動作明顯缺乏專業性;右邊那一位看似慢,但手法流暢優美,賞心悅目。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在於地上的一個小黑盒子裡暗藏魔力。
十分鐘後,隨著主持人的鳴笛,雙方同時停下,深呼一口氣,完成了比賽。
簡單檢查後,主持人再次拿起擴音器,宣佈了最終結果:“大家剛才都看到了比賽內容。
宣佈最終結果:紡織廠於秋麗同事完成19塊抹布,二廠的吳雙雙則完成了42塊,贏了一場精彩較量!”
大家議論紛紛,因為一位業餘選手,在縫紉機輔助裝置的幫助下,竟然逆襲勝過專業人士,且成績翻了一番還要多。
主持人繼續:“實際上,這不是她們能力的差距,於秋麗女士對紡織工作極其精通,速度遠遠超過普通人。
我們在廠裡做了對比試驗,相近水平的工人分別用兩種機器,她的效率是另一位的一百倍。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