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洪水自閘門處飛濺而出,掀起激浪萬千,洪聲猶如驚雷,咆哮著直奔河道而下。
因為洪水的注入,河流高度很快超過了限標,這時排洪通道排上了用場。
將猶如黃龍騰空而起的洪水分向各個溝渠。
但就算是這樣,河流還是淹沒了兩岸的大部分地區,眼看著就要朝著地勢較低的居民區奔去。
在這關鍵時刻,正透過監測儀器觀察洪流量的張巖,及時地關閉水閥,這才讓二毛居民區倖免於難。
就這樣,雄雄洪水以極快的速度朝著下游流去。
張巖採用的,是前水庫工程師卡爾文提議的,間歇性洩洪法。
這麼做的好處就是,能隨時監測洪流量,只要調控可觀,根本不會引起大規模的洪澇災害,斷水斷電也基本不會。
算是在不炸燬列克緬因水庫的狀況下,使伯聶河水位上漲,讓艦隊能夠進入的最優解。
但壞處也有,那就是除開第一個隆諾彭水庫之外,剩餘的四個水庫,在洩洪時會有一定的危險性。
因為前一波洪水的到來,會加大水庫載荷,並帶來一波衝擊。
如果操作不好,水庫有被洪水直接沖垮的風險。
這就需要張巖將洩洪的調控度拉到最高,不能出任何的問題。
其難度幾乎可以與空間站的手動對接任務相當。
噠噠噠噠噠噠--
就這會兒,隨著毒氣的散去,敵軍的支援漸漸的也多了起來。
他們來勢洶洶,不斷嘗試攻入控制室,阻止張巖的行動。
張巖和特種兵們沒有退路,他們只能死守指揮室,直到洩洪工作完全結束。
數十分鐘後,洪水到達了位於伯聶河中上游的阿的亞江水庫。
在用同樣的操作開啟阿的亞江水庫的閥門後。
張巖也皺起眉頭:“接下來就是我們了,希望水庫能夠頂住吧。”
:()去趟夏令營,你成六星上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