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邁步朝外走去,但她心中清楚,這次任務的成敗與否完全取決於能否精準地掌握好時機和尺度。倘若一切順利,自家小姐必定能夠獲得更多的關注與支援;然而,只要稍有差池,極有可能帶來始料未及的麻煩。
因此,雲栽特意叮囑屬下行事一定要倍加謹慎,決不能讓任何人發現絲毫破綻。
……………………………………………………
金鑾殿
殿內的氣氛緊張而莊重,官員們或站或跪,各抒己見,試圖影響仁宗的決策。
只見御史中丞包拯,他神色凝重,聲音堅定,向仁宗進言道:“陛下,國之根本在於社稷,社稷之延續在於皇室血脈。如今陛下膝下無子,宗室血脈岌岌可危,立嗣之事,刻不容緩。”
包拯的言辭懇切,立刻得到了部分官員的附和。他們紛紛表示,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必須儘早確立繼承人。一些官員甚至提出,應該儘快從宗室中挑選出德才兼備的子弟,加以培養,以備將來繼承大統。
然而,也有官員對此持不同意見。一位老臣顫巍巍地站出來,他捋著鬍鬚,緩緩說道:“陛下,立嗣之事非同小可,必須慎重考慮。宗室子弟雖多,但真正能夠擔此重任者,卻寥寥無幾。若倉促立嗣,恐難服眾心,反生禍端。”
老臣的話音剛落,立刻引起了一陣議論。支援立嗣的官員們紛紛反駁,認為老臣過於保守,不能因噎廢食。他們強調,國家需要明確的繼承人來穩定民心,維護朝廷的權威。
仁宗坐在龍椅上上,聽著雙方的辯論,心中五味雜陳。
“你們日日如此,你們是要逼朕嗎,逼朕早日下決定,可是我的孩子沒了,我能怎麼辦?”
聽聞這話,原本就有些凝重壓抑的大殿內氣氛瞬間變得更加沉重起來,眾人皆沉默不語,整個場面顯得異常安靜和肅穆。
就在這時,只見一箇中年男子挺身而出,快步走到殿前,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高聲稟報:“微臣乃承直郎、現於尚書檯任職盛紘!微臣家中四女早前偶然間發現了一種奇特的農作物——土豆。”
眼見終於有人不再糾纏於立嗣之事,仁宗的臉上露出一絲如釋重負的神情,語氣也隨之變得輕鬆愉快起來:“哦?快將此等奇物呈上來讓朕瞧瞧。”
盛紘快步走到仁宗身邊,將土豆呈上,“陛下請看,這是臣從家中帶回來的土豆樣式。臣四女發現此作物產量極高,耐旱耐寒,對土壤要求不高,非常適合在我國廣泛種植。” “臣四女在莊外的一處田地中廣泛種植,發現之時就已經找牲畜確認這無毒。”
仁宗接過土豆,仔細端詳著土豆的外形。臉上逐漸露出驚訝和欣喜的表情,“竟有此等神奇作物!若是能廣泛種植,定能緩解我國糧食短缺的問題。”
“陛下,關鍵是一畝田產量重逾千斤,能夠儲存許久,但表皮發芽便有毒了。”
那些官員聽到盛紘的話不再關注第立嗣之事,反而在討論土豆。
“這是真的嗎?”“那這可真是件造福國家和百姓的大好事啊!”“有了這個,咱們就不用擔心百姓餓肚子啦!”“陛下……”
一陣陣激動的聲音,從官員那裡傳來
仁宗看著這一幕龍顏大悅:“好!你做得很好!”
盛紘聞言,心中一喜,但表面上仍保持著恭敬之態,他迅速跪地叩拜道:“陛下英明!此確乃小女之功也。”說話間,他難掩自豪與欣慰之情。
仁宗微微頷首,表示知曉,接著說道:“嗯,此事待朕詳細審閱後,再作定論。不過剛才朝上諸位愛卿所言甚佳,令朕頗感欣喜啊,哈哈哈哈……”言罷,仁宗喜形於色,笑聲響徹朝堂。
隨著仁宗起身離去,眾大臣也紛紛起身恭送。盛紘低頭謝恩後,緩緩站起身子,眼神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他知道,接下來便是等待皇帝對這份奏章的裁決了。
看著仁宗漸行漸遠的身影,盛紘暗自思忖著:此次機會難得,但願墨兒的努力能夠得到陛下的認可和賞賜。若能如此,不僅是她個人的榮耀,更是整個盛家的光彩啊!
想到這裡,盛紘不禁露出一絲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