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幫助。蘇俊和他的隊員們走在小鎮狹窄的街道上,兩旁古老的建築彷彿都在審視著他們這些不速之客。孩子們躲在大人身後,偷偷地張望;老人們坐在門口,目光冷漠;年輕人則匆匆走過,刻意避開他們的視線。蘇俊試圖與一位在街邊賣水果的攤主交流,他禮貌地微笑著,詢問是否見過張華的身影。攤主卻像沒聽見一樣,只顧擺弄著自己的水果,眼神中透露出明顯的防備。隊員們也四處碰壁,無論他們怎麼解釋自己的來意,居民們都緊閉雙唇,一言不發。這種沉默的抗拒讓蘇俊感到十分沮喪,他深知,如果不能得到當地居民的支援,他們的追蹤工作將面臨巨大的困難。
,!
蘇俊深知要打破這個僵局,不能操之過急。他決定先在小鎮上住下來,從日常生活中慢慢融入,贏得居民的信任。他在小鎮邊緣找了一間簡陋的旅館,雖然條件艱苦,但他沒有絲毫抱怨。每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小鎮上,蘇俊就會走出旅館,主動和居民們打招呼。他會幫著賣菜的大媽搬運沉重的菜筐,儘管累得氣喘吁吁,也毫無怨言。在集市上,他會耐心地聽攤主們講述生活的瑣事,偶爾還會分享一些自己的經歷,讓大家逐漸對他放下防備。有一次,他看到一位老人費力地推著一輛裝滿貨物的手推車,他立刻跑過去,用盡全身力氣幫忙推到了目的地。老人感激地看著他,眼中的警惕稍稍減少了一些。但蘇俊知道,這只是一個開始,要真正贏得居民們的信任,還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時間。
幾天過去了,居民們對蘇俊的態度逐漸有所緩和,但仍對他的來意保持著懷疑。雖然他們不再像最初那樣冷漠地對待蘇俊,但每次當蘇俊提到張華的名字,他們的眼神中還是會閃過一絲不安和猶豫。蘇俊沒有氣餒,他知道這需要時間和耐心。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他幫助一位老人修好了屋頂。那天,狂風驟起,眼看就要下雨,老人獨自在家,望著漏雨的屋頂束手無策。蘇俊路過時聽到了老人的嘆息,毫不猶豫地爬上屋頂,用自己帶來的工具和材料修補漏洞。他在屋頂上忙碌了幾個小時,終於在大雨來臨之前修好了屋頂。老人看著不再漏雨的房間,眼中泛起了淚花,他拉著蘇俊的手,久久不肯鬆開。
老人把蘇俊叫到屋裡,給他倒了一杯水,緩緩說道:“孩子,我知道你是為了那個逃犯來的。但這裡的人都怕惹麻煩,你想知道什麼,我能說的儘量告訴你。”蘇俊感激地握住老人的手,眼中充滿了期待。他輕聲問道:“大爺,您能跟我講講您看到的那個陌生面孔的具體特徵嗎?”老人皺著眉頭,努力回憶著說:“那個人看起來很慌張,眼神總是躲躲閃閃的。他穿著一件黑色的外套,戴著一頂帽子,把臉遮了大半。”蘇俊認真地聽著,腦海中不斷勾勒出那個人的形象。他繼續問道:“大爺,那您還記得他往哪個方向走了嗎?”老人沉思了片刻,說道:“好像是朝著鎮外的廢棄工廠方向去了,但我也不敢確定。”蘇俊心中一喜,這是他們這麼多天來得到的最有價值的線索。
老人回憶了片刻,說:“幾天前,好像有個陌生的面孔在鎮外的廢棄工廠附近出現過,但不敢確定是不是你要找的人。”蘇俊心中一喜,這是他們這麼多天來得到的最有價值的線索。他立刻向老人道謝,然後匆匆離開去找其他隊員。隊員們此時正在小鎮的廣場上商討下一步的行動計劃,看到蘇俊一臉興奮地跑來,都紛紛圍了上去。蘇俊喘著粗氣,把老人提供的線索告訴了大家。大家聽後,眼中都燃起了希望的火花。他們決定立刻前往廢棄工廠進行探查,不放過任何一絲可能的線索。在出發前,蘇俊再次叮囑隊員們要小心謹慎,畢竟他們不知道在那裡會遇到什麼情況。
蘇俊立刻將這個訊息告訴了其他隊員,他們決定前往廢棄工廠一探究竟。當他們小心翼翼地靠近工廠時,發現周圍異常安靜,讓人感到一種莫名的壓抑。這座廢棄工廠矗立在小鎮的邊緣,四周雜草叢生,生鏽的鐵門半掩著,彷彿在訴說著曾經的輝煌與如今的落寞。蘇俊帶頭走在前面,手中緊緊握著槍,每走一步都格外小心。隊員們緊跟其後,腳步聲在寂靜的空氣中顯得格外清晰。工廠的牆壁上爬滿了青苔,窗戶玻璃大多已經破碎,從裡面透出一股陰森的氣息。他們越靠近工廠的核心區域,心跳就越快,彷彿能感覺到有一雙眼睛在黑暗中注視著他們。
蘇俊示意大家小心行事,他們悄悄地進入工廠。裡面瀰漫著一股刺鼻的氣味,地上到處是廢棄的零件和垃圾。突然,一陣腳步聲傳來,大家迅速躲在暗處。那腳步聲越來越近,蘇俊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緊緊地盯著腳步聲傳來的方向,手中的槍握得更緊了。隊員們也都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