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那戈氏不就是個十五六歲的小姑娘嗎?咋就被封了個什麼和王爺等同的女勳爵了?
聽說過公主、郡主、縣主的,從來就沒聽說過什麼女勳爵,還等同於王爺,真是奇了怪了!
不知皇上怎麼想的?既然兒媳婦都封賞了,那不如把兒子的罪給減了,那事的前因後果又不是不知道,大家一起回來不是更好嗎?”
“你好歹也是侯府夫人,都幾十歲的人了,竟如此無知,你知道流放路上有多艱難嗎?負責押解的人員中身份複雜,各方勢力都有,要是能剷除得了,晉王用得著去流放?”
“這倒不假,我就是奇怪,那小晉王妃如何能利用幾種新奇野菜就破局了?幾樣野菜而已,說不定鄉下人人都識得”。
“老大媳婦,你也是做祖母的人了,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自己心中應該有個譜,這次海平的事給人提了個醒,常言道“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誰也保不住什麼時候就遇到了大難關。
該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當年若非如玉她爹,你的夫君能撿回一條性命嗎?沒了你的夫君,這侯府靠你們三日一宴,五日一聚的,可保得住?
海平的事,換作是大郎二郎碰上,一家子能全須全尾走到江陵?別忘了他們帶著的兩個孩子,一個八歲,一個五歲。
你們是給了他們兩夫妻幾百兩銀子,荒郊野外的,有銀子也沒東西可買,本就存了要人命的心思,一窩頭要你六七文,幾百兩銀子夠做什麼?
還有晉王爺那邊,為人父母的,你們能給海平幾百兩,皇貴妃就有不起幾千兩嗎?可晉王依然被他們搓磨成那樣,可想而知途中有多艱難。
聖上為什麼會對那小晉王大加封賞?老大說得不錯,因為她救了許多人的命,火炕無煙灶的想法是她想出來的,你不做飯不知其好處,可以去問一下廚房的人,至於炕的好處,一晃也就快到冷的時候了,富貴人家有炭可取暖,窮人呢?就只能硬撐著挨凍,扛不過去的就只有死!有了這炕,田邊地頭擼把雜草也能讓全家暖上幾個時辰,這不是救人性命是什麼?
你說得對,那些個野菜野草的,本來就有的,許多鄉下人也識得,可沒人會把它變成美味,更沒有人會想起來將它大量種植。
你二弟出家多年,我這做孃的都不來看一眼,他卻帶著廟裡僧人去給人種地,為什麼?因為他說這樣的舉措能養活青石縣的百姓!
老二出家為僧是他自己的意願,他是個聰明睿智的人,也是個心善之人,他心裡裝著的不是一府兩府,十家百家的人,但他沒辦法解救太多的人,加上他個人的情感問題,所以才執意出家。
有些事情,因為你們婆媳三個的嘴把不住,所以沒告訴你,老二他們之所以要在青石縣種野菜,是因為宋家和寧王在江陵建新王府,需要從青石縣大量採石,東挖西刨的只顧自己,讓多少窮人無地可種,無處可居,逼到山溝裡住,結果一次山洪就要了幾十條人命!
老二一個出家多年的老和尚,能與小晉王妃成為忘年交,可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你們一群深宅大院的女人們更無法理解。
現在正處於多事之秋,家也分了,你也少去趕些熱鬧,沒事就在府裡多念些經”。
“孃的話,兒媳記下了,自從分家以後,我就出去過兩次,的確如娘說的這般,最近京中不太平,論誰也想不到,宋家會一下子死了三個兒子,府裡還被抄了!
之前老大老二媳婦都與寧王妃走得近,最近幾天都不敢出門了,老二媳婦直接跑莊子上去,把老三給除族就是她的主意,她旦早就瞄上盛豐了,我也是最近幾天才反應過來,三個兒媳中,數她最壞!”
“行了,兒孫自有兒孫福,既然家也分了,那就由他們去,只是丁家人絕不能做那背信棄義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