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7章 下朝

“本官以為,就近平叛是最好的選擇,就算不能將叛軍快速消滅殆盡,也不會給對方紮根壯大的機會。”

工部尚書終於是說到了問題關鍵。

見問題說到了關鍵,雲無殤也沒繼續反駁。

讓百官自己說出問題的嚴重性,他們就不能再反對出兵。

接下來要研究的問題就是由誰領兵。

兩者同害取其輕。

對於文官集團來講,與其將功勞讓給雲家人,還不如給武將集團。

當聽說鎮北王可以領兵南下時,就註定了,最後一定是咸陽的武將們領兵平叛。

這也是始皇政想要的結果。

大秦帶甲數百萬,這幾百萬是士兵需要的是戰爭。

但天下已經盡歸一統了,沒有什麼戰爭可言了。

北上是遼闊的草原,草原上是匈奴。

匈奴是遊牧民族,人數不算多,分為各個部落,且沒有非常固定的居住場所。

進攻匈奴,兵力若少了,加上客場作戰,很難克敵。

兵力若是多了,草原遼闊,匈奴分散,大軍來回奔襲,所耗費的時間,人力,物力,財力,都是不可估量的。

想要拿下北方匈奴,遠遠比攻克一個國家要難許多。

至於新羅國,要比匈奴容易處理的多,只要跨過馬訾水,大軍入境,便沒什麼難的。

只不過大秦現在還沒有優秀的水軍,沒必要耗費大量兵力去進攻彈丸小國罷了。

再南下,是南方蠻夷,南方蠻夷和大秦領土之間有大大小小的沼澤地綿延。

大軍若想要進攻蠻夷,那就得跨越那些充滿毒氣的沼澤地帶。

大秦兵力不容易跨越,蠻夷同樣如此。

所以也沒必要損耗兵力去做費力不討好的事。

如此一來,與大秦相近的外邦都不是很容易處理。

大秦在沒有繼續擴張能力的前提下,導致了大秦的將士沒有用武之地。

當外部矛盾不存在時,就會滋生內部矛盾。

也就有了如今百官分出無數陣營不停內鬥的情況下。

人只要多了就會有競爭,爭得面紅耳赤,爭得頭破血流。

競爭產生後就必然有成功者和失敗者。

成功者得到了利益,會擁有短暫的滿足。

成為更高位者後,便會擁有更大的貪慾,從而繼續競爭。

失敗者沒有得到利益,但同樣不會放棄繼續競爭。

長此以往貪慾滋生競爭,競爭扭曲人性,大秦就會出現不穩定因素,從而導致發生變故。

這樣的變故就會容易演變成造反!

大秦目前就急需解決這種馬上要出現的問題。

一國之大事,必須未雨綢繆。

將內部矛盾轉換成外部矛盾,是當前所急。

恰好出現的各地起義剛好解決了燃眉之急。

無論大小,只要能讓大秦將士有用武之地,那就有理由將文武之間的矛盾,轉換成武將之間的競爭。

有戰爭,就意味著武將的地位會迅速提高。

武將地位的提高自然意味著文官在朝廷話語權的降低。

降低話語權自然就會損失很多的隱形利益。

所以文官集團才會極力阻止武將集團出兵平叛的建議。

這時,就必須需要另一個人站出來轉移文武之間的矛盾。

兩者同害取其輕。

鎮北王就是對於百官來講的巨害。

無論文武,只要提到鎮北王,都只能望而生畏。

當知道鎮北王有南下的意思後,他們被迫擰成一股繩,一致對外。

這也是始皇政所需要的效果。

為了讓百官自己提出必須出兵的理由,讓他們最後沒辦法自己反駁自己。

所以才有了雲無殤和百官之間的一頓辯論。

最後幾番辯論下,由工部尚書提出一個讓他們無法反駁的理由。

為了黎民百姓,為了天下蒼生。

這個大義之言提出後,沒有人再能反駁。

雲無殤看著這個有點小帥的工部尚書,微微拱手:“大人所言極是,下官不敢反駁。”

這話說完後,雲無殤退回了最後的角落。

百官之間繼續開始了長達一個時辰的辯論。

文武百官開始爭搶領兵的名額。

從戰報上來看,江南的叛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