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半個月,馬車停在大黎帝都安平朱雀巷宋府門前。
門房瞧見宋一星,忙行禮問安,笑說,“老爺子等了好幾天,老太太也說就這幾日到,今兒果然到了。可不巧,今日老爺子進宮,大爺也出門了。四爺,我這就讓人開門。”
門房喊了人來,動作迅速地將大門旁邊的側門門檻取下,又過來牽馬,引著宋一星一行人進了院子。女眷們換成轎子,宋一星帶著兒子女婿跟著轎子走,一路進了垂花門,女眷們這才下轎。外院的領路小廝是不能進內院的,有那早就候著的婆子帶著丫鬟,領著宋一星全家去給老太太請安。
宋老太太住在安慶堂,進了垂花門,沿著抄手遊廊走了一段路便是。那安慶堂門前,有位體態豐腴面容嚴肅的婦人帶著丫鬟婆子迎過來,一把挽住林氏的胳膊。
“弟妹都要到了,怎不讓人送個信?我也好安排人到城外去接。”
“知道大嫂事忙,就不給大嫂添麻煩。我和夫君守著祖宅,常年不在父母親面前盡孝,哪還好意思興師動眾,讓你們安排人接。咱們啊,雖說多年沒回來,這家裡的大門,還是認得的。”林氏笑著說完,看她打量自家兩個女兒,便吩咐聞歌和宋云云,“快見過你大伯母。”
“見過大伯母。”
“大嫂安好!”
“大伯母安好!”
……
宋一星等人也紛紛問好。
“我上次見云云,還只到我肩膀,這一眨眼啊,都有小孩了!”宋府大夫人李氏先回了宋一星的禮,又和其他人打了招呼,然後看向宋云云,感慨道。她說的是六年前,宋川明夢有所感,帶著全家都回去祭祖。
“大伯母風采如昔,真希望我以後也能像大伯母這樣,歲月凝止,紅顏不老。”
就沒有女人不喜歡被人誇年輕的,李氏一聽這話,雖還板著臉,卻直誇宋云云這姑娘的嘴啊,越來越甜,見她懷中小兒粉雕玉琢可愛得緊,想起大不了幾歲的乖孫,忍不住去摸摸她懷裡孩子的頭。
哪知道懷中幼兒一路奔波,驟然來到陌生環境,被陌生人這麼一碰,張開嘴就大哭起來。李氏本就嚴肅的神情瞬時更加板正端肅,宋云云也手忙腳亂地哄孩子。
“可能是餓了。”宋云云一邊抱著孩子搖哄,一邊抱愧地看向李氏。
李氏讓婆子過來,帶宋云云去另一個房間先照看孩子。
等宋云云進了房間,李氏復又打量著聞歌,看著看著,不知想到什麼,嚴肅的臉上竟露出笑容,“都長成大姑娘了。來來來,快跟我去讓老太太看看,和娘娘長得可真像。”
說著話,她一手挽著林氏,一手拉著聞歌,步履如飛,而釵環不搖,風風火火,和路上林氏講給聞歌的持家有道大夫人一下子就對上了號。
快到安平時,林氏和聞歌談及過李氏。這位太傅府的大夫人是家中嫡長女,從小便肩負照顧弟妹之責,稍大些便協管家中中饋,和善時讓人如沐春風,威嚴時讓人不寒而慄,嫁進太傅府後將內院管理得井井有條,宋川明都開尊口誇過她。李氏心地不壞,出手大方,只要別犯了她的忌諱,她便不會為難人。
宋老夫人房裡有不少人,見著人進來,除了宋老太太,紛紛站起來迎。
宋一星帶著全家人,先給宋老太太磕頭問安。宋老太太頭髮全白,笑得慈眉善目,沒等磕完頭,就讓人快起來,見宋一星堅持禮數,便讓後輩去扶。
“老四路上辛苦了。”宋老太太說,“快坐下吃茶。已讓人去給他們傳話,不多時都能回來。”
宋一星又一次道謝,這才坐下敘話。
李氏將聞歌拉過去,送到宋老太太面前,堆著滿臉笑,喜氣洋洋地說,“老太太,你瞧。”
“喲,是和娘娘很像。”宋老太太也笑起來,“你還在門外,我就聽見你的嚷嚷了。”她拉過聞歌的手,讓人拿來準備好的兩個匣子,“這是前些日子進宮娘娘賞的,我個老婆子,哪還用得上,娘娘這是給你們準備的。”
“多謝祖母。”聞歌笑著收下其中一個,親自捧著,朝著皇宮的方向行福禮,“多謝娘娘賞賜。”
“是個懂禮的好孩子。”宋老太太說,又遞過來小些的匣子,“這是我給你的,比不得娘娘所賜珍貴,拿去戴著玩。”
“祖母,你都好些日子沒開過私庫了,這回妹妹回來,你總算捨得開了。”依偎在宋老太太身邊的姑娘打趣說。
“其丫頭,少不了你的。”宋老太太彈了下那姑娘的腦門,“她們第一次回京,老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