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怪陸離的世界讓陳昊驚歎不已,他不由自主地忽視了潛在的危險!“瞞天過海”任務的行動中,幫不上柳兒姑娘他們的忙,這種無力感如潮水般湧上心頭。
此時的陳昊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努力成為當世強者。他渴望乘風破萬里,在天地間自由馳騁;他夢想一劍光寒十九洲,無人能使他不展笑顏;他更期盼萬壽無疆顏永駐,成為與天同壽的不老仙!
陳昊無比慶幸,太極鏡能強化即將消散的文氣,為他開啟明路,也算是了卻了此界陳昊的執念。
沒錯,合二為一的陳昊已然成為了一名修行者,文氣在他體內開闢了文脈。他可以藉此修煉變強,從此超凡脫俗,有望踏入強者之列。
靈魂狀態下的陳昊,感受著體內沿著文脈遊走的淡青色文氣,心中滿是欣喜。他如今已達到儒家修行者的第一境——書生境!
儒家四境分別為:書生境、浩然境、儒境和聖境。書生境又分為氣境和意境。所謂氣境,正是“腹有詩書氣自華”,人們需要在十六歲之前根骨、靈魂定性時,學習並記憶大量儒家經典,領悟先賢思想,至少要熟讀詩詞歌賦,對其有所感悟,方能在十六歲那年開悟出文氣,超凡入聖!
而書生境的意境,則是“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氣境通常只能強身健體,逐漸壯大文氣,只有天資卓絕之輩在開悟時能悟出一兩道儒術,得以初步運用。開悟,開的是文脈,悟的則是與自身契合的術法!但能在開悟時便悟出契合術法的人,可謂鳳毛麟角。
不知是靈魂融合的妙諦,還是太極鏡的神助,陳昊滿心歡喜地“望著”文脈中上下浮沉的三顆菱形晶體。這可是生成了三道儒術啊!他強忍著讓靈魂立刻迴歸身體,去探查生成的是何種儒術的衝動,繼續翻閱記憶。
所謂意境的“揮斥方遒”,乃是以氣生意,以意御氣。此等境界,文氣可離體,御氣傷人。
更要在以氣生意的晉升之時,體悟天道,悟出或者學習與自身契合的儒術,否則單是文氣的威力,是無法與其他諸子百家的同境界者相抗衡的。
到了浩然境就能稱得上是高手了,正所謂“胸中一口浩然氣,萬般變化儘可敵”。此境界以意凝氣,意氣相合,再融入儒術,凝練出屬於自己的浩然之氣!
那沛乎塞蒼冥的浩然之氣,再加上融入儒術的特性,此境界在諸子百家中,儒家可謂是獨領風騷!儒家的第三境界儒境,達到此等境界者被世人尊稱為大儒。
之所以如此被尊崇,是因為儒境三不朽的修行,始終走在有益於眾生、有益於人族、有德於天地的大道上!
一不朽:立言,必須著書立說,成一家之言,得到人族認可且有益於眾生。
二不朽:立功,要做出有益於人族氣運延續勃發的豐功偉績。
三不朽:立德,更要做出與天地衍化、世界升格有益的曠世功德!
至於儒家的聖境,陳昊並沒有尋到太多的記憶。而且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小陳昊”,對其他諸子百家的事情知之甚少。
唯有被家裡逼著學習了兵家經典,對兵家才有些許淺薄的認知。
其實在開悟前,老師們都建議,可以主修一門,同時再多學習兩門諸子百家的經典。如此一來,即便主修的學科沒有開悟,其他的學科也有開悟的可能。
畢竟每年都有人在開悟時,如醍醐灌頂般領悟到從未接觸過的諸子百家脈絡!當然,主修科學,鑽研透徹,無疑有助於提高開悟的機率。
陳昊家族數代從軍,雖然沒有開悟兵脈的人物,但也積累了不少兵家傳承的經典。
小陳昊的父親在支援兵家與蠻族的戰役中負傷致殘,左臂斷掉。
深知從軍危險性的他,用立下大功的獎賞和傷殘撫卹金作為聘禮,再加上軍人剛毅的形象和一表人才的長相,成功迎娶了鎮裡一位私塾先生的女兒!
小陳昊開始學習後,父親更是嚴格要求他學習儒家學說,盼望家中能出個大才子。小陳昊也不負眾望,他的才華在大荒郡一帶廣為流傳,被譽為才子。
家裡人明白,多學一家經典,就多一份開悟的機遇。然而,固執地只想學儒的小陳昊,終究還是敵不過父親的馬鞭,被迫淺嘗輒止地學習了一些兵家經典,並練習了軍中強身健體的基本功。
透過小陳昊的記憶,陳昊瞭解到了兵家的一些境界。
兵家四境延續了兵家的一貫風格,簡潔明瞭:將境、帥境、王境、聖境。
將境顧名思義,16 歲的少年和姑娘們只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