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祥符年間,天下局勢風雲變幻,波譎雲詭。江湖之事暫且不提,畢竟這些紛爭與尋常百姓並無太大關聯。
然而,真正讓百姓們感到憂心忡忡的,卻是北莽大軍南侵離陽,妄圖入主中原一事。
這場戰爭帶來的後果極其嚴重,導致邊疆地區的百姓紛紛陷入貧困,不得不遷徙至內陸謀生。
而北涼更是在這場戰火中遭受重創,如今已僅剩三城。面對如此嚴峻形勢,北涼的諸位將領也束手無策。
北莽主帥拓跋菩薩用兵如神,屢次擊敗北涼軍隊。無論是陳芝豹還是褚祿山等一眾北涼名將,都無法與之抗衡。
更讓人疑惑不解的是,拓跋菩薩為何突然與北涼過不去,且下手如此之狠?即使連徐曉親自出馬,也難以戰勝對方。
面對這樣的困境,北涼百姓只得背井離鄉,前往他處尋求生路。
他們心中充滿了無奈與悲痛,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迷茫。
興,百姓苦。
亡,百姓苦。
等到雙方開戰打起來的時候,雖說北莽大軍入主中原,拓跋菩薩已經儘量地控制了大軍不侵犯百姓的利益,可是戰爭終究會導致一些百姓流亡。
再加上北莽出身,向來被中原的高手看不起,所以這個反抗力度也是高了許多,北莽是外族,一向直來直往慣了,所以各地爆發的戰鬥也是真多。
拓跋菩薩因為這個事情無比頭疼。
可是當初入侵中原的時候,陸通曾經和北莽約法三章,這頭一章就是不得在中原造下殺戮大業。
現在雖然陸通不在了,但北莽高層卻是不敢違背當初的約定。
一來,誰也說不好陸通是不是在背地看著這一切,如果北莽真的違約,那北莽會不會就是第二個北涼?
畢竟北莽和北涼之前早有相持對峙,可是對上北涼的戰績卻永遠沒有那麼好看,甚至可以說是屢戰屢敗。
可現在只是得到了陸通半點陣法指點,就已經打翻了北涼,甚至於有直入中原的氣勢。所以北莽上下對於陸通都是很感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