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風后奇門,這位陸地天人境界的存在,自然不陌生。
哦,不對,應該說現在的他已經不是陸地天人境界了,而是天人大長生!
畢竟這裡是太安城,作為離陽朝廷的中心,他的實力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而對於風后奇門這一路神奇的功法,這位年輕宦官更是再熟悉不過。
儘管他沒有與那位實打實開闢這門功夫的人相遇,但他卻實實在在地與這門功夫交過手。
記得那時,柳嵩師在亂葬崗與陸通交戰時,那場面至今歷歷在目。
當時的柳嵩師,無論是雷法還是自身的戰鬥力,都被對方全方位碾壓。
這種碾壓並非僅僅是境界層次上的壓制,更多的是一種難以言喻的感覺。
那種感覺彷彿是人在俯瞰螻蟻一般,如此渺小。
然而螻蟻卻依然堅信自己有能力反抗。
這種反差令人不禁感到可笑。
甚至連一旁觀戰的年輕宦官也為之動容。
因為風后奇門,強大得讓他也產生了動搖之心。
年輕宦官一直在江湖上聽聞著陸通的大名,對他所擁有的風后奇門更是心生嚮往。
在他看來,世間萬物變幻莫測,但都逃脫不了“變化”二字。
而能掌控世間變化的,唯有天道。普通武夫或三教中人若想洞悉這世間變化,無非有兩種途徑:一是成為天象境高手,並長時間停留在該境界,從而體悟到天下間的所有變化。
二則是從儒家入手,透過深入理解世間的變化規律,最終實現言出法隨、一語成讖的至高境界。
如今,軒轅敬城與張扶搖已達到此等境界。然而,這種所謂的“掌握”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完全掌控,更多的是藉助天地氣機的流轉變化,將其轉化為自身力量。
要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掌握,實在是難上加難。
而風后奇門,就是能夠徹底掌握變化的一種功法。
所謂風后奇門,其實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功法,更像是一種陣法。
透過確定自身所處的中宮位置,並能自由變換奇門局中的四盤,從而掌控局內的時間、空間和生克關係。
在這個陣法之中,施術者便是絕對的主宰。
如今,掌握這門功法的僅有三人,分別是陸通、軒轅敬城和溫臨。
當年在桃花島時,溫臨曾向陸通學習過不完整的風后奇門,後來他將其與自家獨特的鬼道驅魔大法相融合,使得風后奇門的威力倍增。
然而,或許是由於修為限制,溫臨所能施展的風后奇門範圍有限,最多隻能覆蓋至太安城外圍,大約方圓十里左右。
相比之下,軒轅敬城更為厲害一些,能夠將整個徽山籠罩其中,約有三十里之廣。
至於陸通,則顯得異常強大,目前展示出的能力可以綿延一百二十里之遠。
不過,就算只有十里。
溫臨心裡想著:“這個年輕宦官實力的確強大,但想要打敗我還是遠遠不夠啊!”
就在這時,一陣刺耳的長鳴聲響起,聲音響徹天際,彷彿要刺破人的耳膜。
戰場上死去的冤魂們紛紛站起身來,他們彷彿掙脫了束縛,一個個面露猙獰之色,如惡鬼般向著年輕宦官撲殺過去。
面對這樣詭異的場景,年輕宦官絲毫不敢輕視敵人。即使他已達到天人境界,也明白眼前局勢的嚴峻性。
這些年來,以弱勝強的例子屢見不鮮。他深知自己不能掉以輕心,否則必將付出慘痛代價。
所以當溫臨向他發動攻勢時,他的右手迅速舉起。儘管他身為宦官,但那雙手之間竟隱隱散發出浩然正氣,如同暖陽一般。
浩然正氣與煞氣瞬間碰撞在一起,形成一道強烈的衝擊波,如同驚濤駭浪一般。
兩人同時向後倒退一步,心中都對彼此的氣機產生了深深的敬畏之情。
…………
另外一邊,離陽皇宮中。
離陽皇帝面色蒼白如紙,身體微微顫抖著,他雙眼失神,彷彿失去了所有希望。而在他身旁,文武百官們同樣面容憔悴,滿臉恐懼之色,一個個都緊張得坐立不安。
皇帝的雙腿不住地打顫,他心中充滿了恐懼和無助。他不知道該如何面對眼前的局面,更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文武百官們也同樣感到不安,他們的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彷彿整個世界都在崩塌。
氣氛異常沉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