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年之期,轉瞬即逝。
出關之日始,張扶搖以及徐渭熊還有一個身穿儒生服的學生,就這麼一左一右地在百家閣門前等候陸通
等到陸通從裡面走出來之後,張扶搖這才不緊不慢地上前一步,開口說道:“陸通啊,這半年時間過去了,你修煉得如何?可有什麼收穫或者進步嗎?”
陸通微微一笑,自信滿滿地回答道:“嗯,還算不錯吧!經過這段時間的努力修習,確實取得了一些顯著的成效呢。”
說話間,他順勢張開自己的手掌,繼續說道:“如今,我對這世上各種陣法的變化已經瞭解得更為透徹深入,心中也更有把握。風后奇門必定能在我手中發揮出更加強大的威力。”
張扶搖聽了陸通所言,臉上露出一絲欣慰之色,滿意地點點頭,稱讚道:“如此甚好!希望你能夠再接再厲。過來吧,我要給你引見一個人。”
話音剛落,他便拉起陸通的手,一同走向那位儒生所在之處,並向其介紹起來。
“這位呢,乃是我們儒家的弟子。他與你一樣,都對諸子百家的學說有著深刻的理解和精湛的掌握。複姓諸葛,單名一個亮字,表字孔明。”
“臥……槽……”
陸通一聽此言,頓時驚愕不已,忍不住失聲叫道。
怎麼會這樣?
諸葛亮都來了?
蜀漢時期赫赫有名的武鄉侯、諸葛丞相嗎?
而張扶搖沒有注意到陸通的神情,只是轉過頭去對著諸葛亮道:“孔明,這位就是我跟你說的,你軒轅師兄力薦來上陰學宮的那個人,陸通。”
諸葛亮微微點了點頭,上前行了一禮,道:“亮在廣陵時,便早已聽得陸通先生為民除害,不懼生死的大名,今日得見,幸甚至哉。”
而陸通也是破天荒地第一次朝著一個人主動行禮。
雖說只是拱拱手。
“諸葛兄臺過獎了,只是區區小事情,何必掛齒。”
看到陸通行禮,諸葛亮倒是還好,但是一邊的張扶搖和徐渭熊就有些驚訝了。
在他們看來。
陸通這個人雖然算不上完全目空一切、狂妄自大,但若想讓他行這樣的禮數,可以說是比登天還難。
即使是當年碰到張扶搖的時候,陸通也不過是稍稍躬身施禮罷了,並沒有像現在這樣恭敬有加。
然而對待張扶搖都是如此態度,如今面對諸葛亮卻是另一番光景。
這實在令人感到詫異和驚愕不已。
而倘若這些話被陸通本人聽到了,想必他定會毫不猶豫地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畢竟張扶搖即便再強大,也僅僅是某個網路作家筆下塑造出的角色而已。
對陸通而言,無論其如何厲害都只侷限於書本之中罷了。
然而諸葛亮則截然不同,他可是真實存在於後世歷史中的人物啊。
作為華夏曆史智慧的象徵與代表,每當提及“諸葛亮”三個字時,陸通相信沒有一個華夏子孫會不尊重這位蜀漢丞相。
見此,張扶搖微微一笑,上前道:“陸通為何對孔明這般看重?”
“情不自禁耳。”
其實現在陸通才剛反應過來,眼前的這個諸葛亮可能不是後世華夏的諸葛亮。
剛剛的一拜也只是出於對後世諸葛亮的敬重罷了。
而聽到這話,三個人都有些發愣,並且不由得都在內心吐槽。
“情不自禁地行一個重禮,是什麼鬼?”
…………
四個人就這麼找了一個書房坐著。
經過一番深入交談,陸通終於瞭解到了眼前這位諸葛亮的身世背景。
原來,眼前的這個諸葛亮是琅琊人,乃是當地一個世家大族的後裔。
然而,由於戰亂頻仍,他們全族被迫遷徙至廣陵謀生。
自那時起,諸葛亮在父親的薰陶下投身於儒學門下,潛心研習儒家經典著作。
不過,儘管身為儒門弟子,諸葛亮對其他各類書籍也充滿了濃厚的興趣。他每日都會沉浸在家中的書房裡,廣泛涉獵諸子百家的學說典籍。
如今的儒家領袖得知世間竟有如此奇才,欣喜萬分,於是毫不猶豫地將諸葛亮推薦給了德高望重的張扶搖,並囑咐由其親自施教。
抵達上陰學宮的首日,張扶搖便與諸葛亮展開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辯論。
說來有趣,即便擁有八百年高齡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