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過一陣廝殺之後。
陸通和那個仙人一齊往後掠出數十丈,看向對方的眼神裡都閃爍著震驚的目光。
兩個人都為對方的強大實力感到震撼。
陸通心中暗自驚歎,自己在仙界處,經過諸般鍛造錘鍊,自身實力已經達到了足可揮出斬仙一擊,超越天人大長生的級別。
然而,眼前這個來自仙界的仙人,竟然能夠接連擋住他如此之久,這實在讓他始料未及。
而對方那個仙人同樣驚愕不已。作為仙界第一流的劍仙高手,他自信滿滿地前來挑戰,可沒想到與這個人界的陸通一戰時,卻無論如何都無法將其拿下。
更令他不安的是,在這場戰鬥中,他隱隱感覺到自己似乎處於下風。
想到這裡。
那位劍仙手中把玩著一把長劍,拇指輕輕摩挲著劍柄,神態悠然自得,彷彿沒有任何事情能夠引起他的關注。
此時的他已不再釋放那令人驚歎的劍氣,也不再展現出化為青虹的壯觀景象。
然而,正是這種平靜與從容,更讓人感到一種暴風雨即將來臨的緊張氛圍。
天空之上,有著無數善於用劍之人,但沒有人能抵擋住這位劍仙的銳利鋒芒。
而在人間,除了李淳罡之外,幸好還有一位桃花劍神。
當年被封印在北海眼的鄧太阿,在重返陸地之前,曾以一劍挑起大海,水淹觀音宗。這位劍仙一生只來過兩次人間江湖,但如今卻止步不前。
他曾與武當山年輕掌教王重樓有過一面之緣,之後便迅速返回天庭。
與其他仙人不同,這位劍仙並未將自己的仙人身份視為至高無上的榮耀。
他堅信仙就是仙,人就是人。他認為仙人不過是獲得了道的人,終究還是人的一部分。
因此,在第一次下山時,他樂意探訪人間的高手,並與之交流切磋。
期間和這些人間客談不上爭鋒相對,也無劍拔弩張。
他倒是藉此機會欣賞到了八十一峰朝大頂的壯觀風景。
在早晚兩個時間段,他觀望過那座形似盛開蓮花的大峰,目睹了千百人在晨鐘暮鼓聲中一同練拳的清淨場景。
儘管最終未能繼續遠行至中原腹地,既未去挑戰白衣僧人李當心,也沒能遇到天下劍道魁首的李淳罡,但這次旅行已讓他心滿意足。
而且,在與李玉斧的閒談中,他偶然得到一些感悟,這對他的武道修行有極大益處。
在“道”這個層面上,他認為自己與王重樓並未分出勝負,但在“術”字方面,卻有了一番新的體悟。
陸通並沒有沒有趁勝追擊。
劍仙微微揚起手中古劍,輕聲笑道:“在下千年前崑崙劍仙李玄,佩劍古阿。年少時以琴道入劍道,三十歲練棋道,號稱崑崙三絕,本以為有生之年再回劍道,便是此生武道盡頭,不料無意中找到了一條新路,竟是直達天人…”
陸通並沒有說話,只是冷冷地看著劍仙,眼中閃過一絲不屑。
他知道這個劍仙雖然厲害,但也並非自己敵手。
劍仙灑然一笑,似乎並不在意陸通的態度。他輕輕地解釋道:“嘴上說是一劍,但也許是百劍千劍,甚至是萬劍。準確說來,應該是一局劍。”
陸通根本不想聽劍仙囉嗦,他直接邁開大步,向著劍仙衝去。他的步伐堅定有力,每一步都充滿了力量和決心。
劍仙看著陸通衝過來,微微一笑。他知道這場戰鬥已經不可避免,於是他閉上了眼睛,開始吸納天地之間的浩然之氣。
隨著他的呼吸,一股股浩然正氣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充塞著整個空間。這些浩然正氣漸漸凝聚成一副棋盤,以一條條天下名川大河作為蜿蜒棋線,一座座山嶽巨峰則化作了碩大的棋子。
整個場面如夢如幻,彷彿置身於一個獨立的小千世界之中。如果說劍仙之前展現出的實力僅僅是天人境界,那麼此刻他所展現出的胸襟和氣度,則已達至天人大長生的境界。
只見劍仙緩緩鬆開了手中緊握的那把古劍,那把古劍也隨之迅速地飄浮到了他的身前,並微微露出了劍身的一半。
此時,劍仙的右手猶如正在下棋一般,做出了提子和落子的動作,同時輕聲說道:“頂。”這個“頂”字正是圍棋中的一個術語,而這一招恰好能夠剋制陸通那種看似氣勢凝重但又顯得有些笨拙的棋形。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一道凌厲的劍氣頓時橫生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