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後,陸通重新出現在劍仙面前,他的眼神依然冷酷無情。
劍仙知道,這將是一場持久戰,只有戰勝自己,才能戰勝這個強大的對手。
想到這裡,劍仙面無表情地沉聲道:“敕退!”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一道磅礴的劍意從他身上湧起,如同一團璀璨的劍芒在陸通胸前洶湧綻放。
然而,讓劍仙感到驚訝的是,那陸通在撞擊之後,腦袋猛地往後一仰,然後以驚人的速度再次向前一撞,竟然直接撞碎了那道凌厲的劍氣。
不僅如此,這股強大的衝擊力甚至差點讓他脫手丟劍。
劍仙急忙後撤幾步,在此期間,他的五指短暫鬆開,當佩劍劍柄被撞回到手心處時,他迅速重新握住。
這樣一來,他才勉強避免了陰溝裡翻船的尷尬局面,畢竟堂堂劍仙若是真的被人用喉嚨撞飛手中劍,那可真是貽笑大方了。
不過,即使如此,他的掌心還是滲出了絲絲血跡。
劍仙的臉色變得有些陰沉,他手腕一抖,試圖將劍拔出。
然而,就在劍剛剛出鞘一寸的時候,那個落地後的少年卻突然身體一扭,如旋風般旋轉而至。只見他一手穩穩地按住劍柄,另一手則看似輕描淡寫地推在了劍仙的胸口。
,!
不但古劍被推回劍鞘,劍仙也被瘋魔一般的陸通一手推出去十幾丈。
他倒掠而飛的同時,雙腳在空中如蜻蜓點水般踩了幾下,每一次踩踏都會踩出一長串似水面波紋的玄妙漣漪。
這些漣漪迅速擴散開來,在相互觸碰之下,竟有劍氣如蓮從“水中”搖曳而起,瞬間生長成二十餘株成人高度的青蓮,宛如一道屏障,攔在了陸通追殺的路途上。
陸通的雙眼變成了璀璨的金色,死死地盯著對方。
在衝刺過程中,他咧嘴笑著,但卻沒有發出任何聲音。
他的雙手隨意地撕扯著那些礙事的一棵棵青色蓮花,彷彿它們只是脆弱的紙花。
劍仙一腳前踏出半步,鞋背盡數被黃沙掩蓋,另一腳則在地面上劃弧後移半步。
隨著他這半步的移動,身後的黃沙受到氣機的牽引,竟然順勢扯出了一條長達十餘丈的弧月狀沙蛟。
劍仙這一式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拔劍,而是將劍從劍鞘中分離出來。
他的動作流暢而迅速,彷彿早已演練過無數次。
隨著他的動作,劍尖直直地指向那個少年的心口。
從古至今,劍的製造一直呈現出逐漸變短的趨勢。
秦劍的長度足有二十二寸有餘,而大奉長劍則只有十九寸六分。
此後的春秋九國時期,除了私人劍爐之外,朝廷所鑄的劍都有各自的長短限制,但都不會超過奉劍的規格。
千年前的古劍作為一柄鑄造於大秦時代的劍,其劍身長度自然也緊追大秦古劍,長達二十一寸三分。
如此之長的劍身,不僅是為了追求“長劍致遠”的意境,更未嘗不是當年贈劍之人對劍仙在劍道上的殷切期望和美好祝福。
劍仙輕輕出鞘,而非用力抽出劍來,口中喃喃自語道:“十六觀!”
劍鞘離劍尖十六寸,每出一寸便有一觀。
一觀一相,空中十六寸距離,浮現出十六種妙不可言的異象。
:()雪中:徽山客卿,一步入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