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八十八章 白銀風暴跟黃金風暴!

“最重要的是,一旦大戰開啟,置地的市值,恐怕會衝到百億左右,到那時候,你需要的資金,更是一個天量。”

包鈺剛沉聲的給李長河分析說道。

他其實很好奇,李長河為什麼會那麼有把握的收購置地。

單憑這一億美金,哪怕白銀期貨的收益到兩億美金,想收購置地也很難。

李長河這時候則是坐在那裡測算了起來。

他在算自己的收益。

最初李長河是用了一百萬美金,買了八百手白銀期貨合約,但是這些合約在上個月已經賣出去了,然後重新吸納新合約。

就像包鈺剛說的,如今購入了三千手合約左右。

這個時代的期貨合約交易很麻煩,不是說你掛上收購,大家就都賣給你,因為人工搶購的原因,各大交易所需要從客戶手中搶購合約。

所以很多時候得不停地報價入手。

李長河為什麼讓團隊現在只許購入合約,不許出手,原因就在於,你一旦低價出手了,雖然手裡可掌控的資金多了,但是你買不到合約。

市場上的合約理論上是無上限的,但是平臺不會無上限的給你售賣,因為要考慮到實物的總量。

這也是李長河不肯出手的原因。

現在的期貨交易不是電腦,不是說你下了單一群人立馬賣給你,亨特兄弟砸下了大量的期貨合約收購單,其實就是在跟所有人競價。

你出價高他會出價更高,然後你必須從他的手上提前搶單。

所以李長河雖然賬戶上已經有了一千多萬美元的收益,但是實際上只搶到了三千手的合約。

後續估計能再多個幾百手頂天了。

而李長河現在要考慮的是,自己應該在多少價格出手。

他不可能等到最高數值再出手的,那樣出貨根本出不完,亨特兄弟那時候也沒錢了,吃不下這麼多合約。

所以,他肯定要卡在高價之前,提前出手。

這樣一來,李長河的收益其實比包鈺剛預料的要多的多。

不過即便是如此,李長河算了一下,想要拿下置地公司,難度也很大。

看來,還是得繼續搞錢。

光指望白銀期貨是不行了。

“伯父,如果只靠白銀期貨,我估計資金是有些懸的。”

“如果我沒算錯,賬戶上應該還有一千萬美元左右的收益吧。”

李長河之前的八百手白銀期貨合約出手,平均每盎司6.5美元的購入成本,11美元左右丟擲,白銀價格每盎司利潤在4.5美元左右。

而一手合約是五千盎司白銀,這樣算下來,這八百手的收益在一千八百萬美元左右。

不過這中間要扣除手續費,再扣除後續持續購入的合約資金,所以李長河估計,剩餘的資金,千萬美元肯定是有了。

“應該是吧,我沒有太過關注,你是有什麼打算嗎?”

包鈺剛不可能時刻關注李長河的賬戶,他只是大概有個印象而已。

而李長河想了想,還是開口說道:“這樣,我想請您再幫個忙。”

“繼續幫我組建一個團隊,去倫敦!”

“倫敦?”

“去倫敦幹什麼?”

包鈺剛詫異的問道。

“去倫敦的黃金市場開戶!”

“我覺得黃金市場,或許也有巨大的波動。”

李長河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說出來。

1979年到1980年這個時間很有意思,那就是全球的黃金和白銀,幾乎在同一時間,出現了瘋狂的漲幅。

兩者的巔峰價格時間線,幾乎是重合的。

不同的點在於,白銀市場是亨特兄弟和沙特皇室聯合操控的。

而黃金市場,則是完全是市場波動風潮引起的。

李長河本意只想做白銀市場,因為白銀市場的波動更大,倍數更高,而且能做期貨。

相比較之下,做黃金就很麻煩了。

因為以前黃金是跟美元掛鉤,美元可以直接兌換黃金,這也是美金稱呼的由來。

但是隨著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美元跟黃金脫鉤,老美為了防止黃金大量流失,限制了國內的黃金交易。

即便是在75年推出了黃金期貨交易所,但是也對黃金期貨交易做了種種規定。

再加上黃金這一波的漲幅倍數,只有白銀的一半,李長河所以選擇了做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