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五十四章 西方的自由只是偽裝

就是說,我用現在的價格賭未來的價格,如果未來價格低我看空就賺了,如果未來價格高,他看漲的就賺了。”

聽到李長河這麼一解釋,在場的人立刻明白了過來。

“那長河同學你的那種翻幾百倍的收益,又是怎麼來的?”

有人繼續好奇的問道。

李長河則是開口說道:“這就涉及到了米國那邊制定的期貨交易的模式。”

“我以白銀舉例!”

“米國的期貨交易是保證金模式,他的合約是固定的,一份期貨合約就是5000盎司的白銀,以最初我買的時候,白銀是6美元一盎司,一份合約的價值在3萬美元。”

“但是實際上呢,一份合約,只需要繳納1000美元的保證金,就可以買下這份合約。”

“也就是說,我只用了1000美元,就買下了價值3萬美元的白銀期貨。”

“在外國經濟學術語中,這個叫槓桿效應,利用1000美元,撬動了三萬美元的貨物,這就是期貨的另一大特性,槓桿倍數。”

“這個倍數並不是固定的,你像芝加哥交易市場,白銀是30倍槓桿,但是到了紐約的黃金期貨,則是100倍的槓桿,這個倍數,一般是由交易所制定的。”

“而我的100萬美元,理論上來說,可以購買1000份白銀合約,總價值3000萬美元的白銀。”

“當然,我實際持有隻有八百份合約。”

“再後來,白銀市場的價格從6美元漲幅到了11美元,我一盎司白銀賺了5美元左右。”

“期貨合約的收益其實很簡單,就是你的貨物差價X合約份數X合約乘數。”

“合約乘數就是每份合約的貨物數量,一份白銀合約是5000盎司,那麼合約乘數就是5000!”

“所以,當白銀價格漲到11美元的時候,我將手中的合約出售,800份合約,總共賣了2000萬美元!”

“然後,我用這2000萬美元繼續在市場簽訂新的合約,作為多頭看漲!”

“長河同學,也就是說,你這2000萬美元,理論上來說,可以控制2萬份白銀合約,對吧!”

此刻又有人舉手問道。

李長河笑著說道:“是的,但是實際上我買不到那麼多,期貨合約理論上是無上限的,前提是有人跟你買賣!”

“你要買,必然要有人賣,然後才能達成合約。”

“你像我們的辦公廳最多就容納100人,那實際上我們在一定的時間內成交的交易數量是有限制的。”

“交易所也是如此,雖然客戶可以增多,但是交易時間,交易模式這些限定了交易的數量。”

“所以最後我實際持有的合約只有3750份,而那個時候,白銀上漲到了38美元左右。”

“長河同學,也就是說,在你第二次的交易過程中,你的單價利差已經達到了27美元左右,然後按照你那個獲利公式。”

“你的獲利達到了5億美元?”

在場的眾人經過李長河淺顯的講解,很快就抓住了其中的計算模式。

“是的,但是這只是理論獲利,因為還有交易所的交易費用,還有米國政府到時候要徵收的稅收,所以實際算下來,並沒有那麼多。”

李長河鄭重的解釋說道。

在場的人紛紛點頭。

“長河同學,那按照你的這個描述,實際上米國期貨交易所,就是一個賭場,對吧!”

“不管是所謂的多頭還是空頭,其實都是賭徒,完全對未來的價格進行一個賭博。”

“那你又是怎麼判斷白銀價格會上漲的呢?”

李長河聽完之後,搖了搖頭。

“首先各位領導,我糾正你們一點,那就是我們不能單純的把期貨市場看成是一個賭場,他也是源自於企業生產的一個需求。”

“企業生產需要控制成本而原材料成本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項,所以早期的期貨客戶,其實都是以企業客戶為主。”

“他們會根據市場的反饋,國際形勢的變化,氣候帶來的影響等種種因素判斷未來的一個原材料市場,從而提前囤貨或者出售。”

“這也是最早期貨誕生的緣由,本質上它是西方企業規避風險的一種提前交易模式,只是後來,慢慢的衍生出了高額獲利模式。”

“而知道了這個原理,我們就可以從很多方面去預判這些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