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一十一章 薛定諤的貓

很低。

根據一號裂魂處得來的資訊,便不難看出:

在泰坦界內,無論是此前13國連年征戰,還是統一後出現的黑球巨人,所有的一切都是產生‘怨恨之力’而存在的。

所以,該世界人類發明‘小世界球’,僅僅是為了收集‘怨恨之力’?

這很明顯說不通。

在大多數情況下,人類都無法吸收、或利用情緒氣體。

因此,許浩更傾向於第二種可能——這所謂的泰坦界,就是某隻不可名狀的思想世界。

對於那隻不可名狀而言,此方世界存在的唯一意義,就是為其提供源源不斷地‘怨恨之力’。

相較於第一種可能,這一猜測就顯得合理多了。

按照這一思路,‘裂魂’在戰鬥時能散發出大量‘怨恨之力’,便也都能解釋得通了:

,!

泰坦界既是不可名狀的思想世界。

同時,泰坦界也是現實中,玩家們眼裡的‘遊戲世界’。

而裂魂戰鬥時散發出的‘怨恨之力’,其實是由無數玩家所產生的。

玩家在進行遊戲時,會下意識將自身情緒帶入到遊戲中,帶入到遊戲的主角身上,進而對遊戲中的嘍囉、boss產生敵意。

而敵意就是‘怨恨之力’。

簡而言之。

就是該世界不可名狀,藉由思想世界生成的‘遊戲’,來榨取現實世界人們的‘怨恨之力’。

若一切真是如此

許浩看了眼身前的二號裂魂,又看向一臉迷茫之色的一號裂魂,他又產生了一個疑惑。

能夠產生大量‘怨恨之力’的裂魂,明顯是由玩家操控的人物。

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每當有玩家操控裂魂進行遊戲時,不可名狀就需衍生出,一方相對應的思想世界。

如此才能榨取出‘怨恨之力’。

而若是有千千萬萬名玩家,那麼相對應地,不可名狀就需衍生出千千萬萬個思想世界。

但這可能嗎?

不可名狀再怎麼強,也還是要以人類的情緒氣體為食這便代表著,它們大機率無法創造人類。

若真能創造人類。

那許浩見過的那麼多不可名狀生物,還何必要圈養人類,並費盡心思壓榨情緒氣體呢?

它們直接憑空變出一堆人,不是更加方便?

而且,當同一星球上,存在兩隻或多隻不可名狀生物時,它們彼此間還會發生衝突。

這是不可名狀們,在爭奪星球上的人口。

同樣的道理。

若不可名狀能憑空創造世界,創造人類,那它們又何必為人口而互相爭鬥呢?

與其說不可名狀能憑空創造世界,許浩倒更相信另一種猜測:不可名狀有著合併平行時空的能力。

平行時空這一理論,在地球上就曾被無數人提出過。

其中最主流的理論,是由‘薛定諤的貓實驗’衍生而出的:

就比如這一‘遊戲世界’。

玩家們在操控主角裂魂行動時,往往會面臨多種不同選擇,這使得劇情的發展變得不確定。

有了不確定,便會形成不同分支。

比如遊戲裡向左走,還是向右走的抉擇。

玩家在面臨道路選擇時,便會衍生出‘向左’,以及‘向右’這兩個不同的平行世界。

而無數的選擇,形成了無數的不確定性由此,便衍生出了無數的平行時空。

或者說的更簡單點。

現實世界有多少玩家,便能衍生出多少不同時空。

而不可名狀所要做的,就是將這些衍生出的‘平行時空’,用自身力量合併在一起。

也正是因為這種‘合併’,遊戲主角裂魂,才能散發出相當於數萬人的‘怨恨之力’。

將無數平行時空合併在一起,這種事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或許連不可名狀都無法辦到。

但如果只是合併不同遊戲世界,就顯得不是很困難了。

——眾所周知,一款單機遊戲的最終結局,往往都只有一種、或有限的幾種而已。

無數選擇雖構成了無數的平行時空,但這些時空的走向,最終都會因結局相同而匯聚到一起。

就像是陸地上的江河湖海。

河流雖有不同分支,但取水者只需站在匯入大海的位置,便能一次將所有水源全部擷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