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6章 校場秘現!劉辯真氣顯露!

董重豈敢揣測劉辯會畏懼於己身威勢之下?

對於劉辯而言,此刻世間能讓其畏懼者,除卻張諸之外,屈指可數矣。

他緊咬牙關,瞪目喝道:“爾等何以這般眼光審視孤?若膽敢觸犯孤之底線,休怪孤喚人取爾項上人頭!”

此言一出,董重心緒陡然墜入深淵。雖早知劉辯性格偏激,然而今日所見之暴烈,仍是超出其預料。

董重未敢正視劉辯,轉首答道:“殿下恕罪,微臣並無絲毫冒犯之意……”

劉辯見董重果真速速認錯,遂揮了揮手示意不必多言:“罷了,孤欲馳馬射鵰,速為孤安排此事!”

“遵命!”

董重眼中寒光一閃,臉色黯淡如墨。

應董重之令,張諸陪同劉辯與小環一同踏入修煉之地——校場中央。

一張張長短各異,硬度不一的靈弓整齊列於弓架之上,其中不乏蘊含修士煉製的真元之力。

而在弓架前方五丈開外,赫然擺放著五個箭靶。

明眼人一看便知,這只是供劉辯玩耍之舉,真正的修士射手,射程至少也要三四十丈之外。若輔以真氣催動,則更遠矣。

此刻董重緩步至弓架前,挑起一張短弓,輕掂其分量。

隨後董重手持短弓走近劉辯,提議道:“殿下初次接觸弓道,不妨先以此弓練手。”

劉辯對此並不瞭解,便隨意接過手中之弓。

未曾想,劉辯拉弓動作流暢無比,竟似渾不在意。

此景令董重眉頭緊鎖,與他原本設想的情景相去甚遠。

眼前之人看似文弱不堪,何以輕易拉開其所遞之弓?

董重心中生疑,忽又自弓架旁抽出一把更為粗壯的弓。

張諸目睹此舉,不由得眉頭微皺,不解董重意圖何在。

只見董重手持新弓,走向劉辯,建議道:“殿下,此弓顯然不太適合您,請嘗試一下這支。”

劉辯聽罷亦點頭稱是:“原來如此,方才拉弓之時的確覺得力道不足。”

儘管劉辯不通弓術,但也知曉若弓弦無力,必無法射出利箭。

於是接過董重手中的新弓,再度試拉。

這一次力度有所增加,但劉辯仍輕易將其拉滿。

董重站在一側,滿面驚愕地注視著這一切——這實屬反常!

那把弓乃是二十餘斤重之勁弓,即便劉辯力大無窮,可畢竟年僅八歲,斷無可能輕易拉開。

只有一個解釋能夠說得通……

董重的目光突然聚焦於劉辯的丹田之處,剎那間,他的雙瞳震顫不已,滿含震驚之意。

他終於明白為何八歲的劉辯竟能拉開二十餘斤重的勁弓了。

董重萬萬沒想到,劉辯竟是位武道修行者,並且已達到凝聚內氣的層次!

一旁的張諸察覺到董重眼神變化,神色頓時凝重起來。

他明白董重已然識破劉辯的真實實力,這對於身處皇宮之中,低調行事的劉辯來說,無疑是潛在的危機。

倘若劉辯能保持回宮之初的那種狀態,或許還能在宮廷之內暫享平靜時光……

然而劉辯身為一名隱藏的修煉者,其真實身份一旦洩露,便會立即觸發董太后深藏心底的生存危機。

那危機感猶如狂濤駭浪般衝擊著董太后,迫使她不得不對劉辯採取果斷行動。

念及此,張諸心中充滿了無盡的遺憾,若早知如此,當初就不該讓劉辯踏入這個修行者的校場。

然而此刻的劉辯卻渾然不知,沉浸在弓術的樂趣之中,顯然已經無法輕易抽身離去。

儘管劉辯能夠輕鬆拉動重弓,但其射擊精準度之低令人瞠目結舌,連發五十支箭矢,竟無一支能命中靶心。

這一連串的失誤瞬間點燃了劉辯胸中的鬥志。

只見到劉辯猛地將手中的長弓甩向地面,滿臉怒意地嚷道:“太過無聊!我倒是要去騎馬試試。”

聽見劉辯要騎馬,一旁的董重眼中閃過一抹狡黠的精光。

張諸瞧得分明,他不難猜測董重接下來的舉動——作為董太后至親的侄子,董重定會全力支援劉協,而劉辯此刻想要騎馬,對於董重而言,無疑是千載難逢的好時機。

倘若張諸身處董重的位置,他也絕不會錯過這樣的良機。畢竟,在修行者的史冊上,因馬匹失控而導致修煉者受傷乃至喪命的事例屢見不鮮。

於是張諸趕緊上前一步,對著劉辯建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