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產品十幾萬的貨,和拿上百萬的貨價格肯定不一樣。”
“沒錯,不過你問這些做什麼?你想學你爹重新做貿易嗎?孩子,時代不同了,這行現在可不好做了。”
“我先研究研究再說。叔,先這樣,我有什麼不懂的,再向您請教。”
“行,別的方面叔不懂,這食品、酒水、快消品這一方面,當年我可是和你爹屬於最早一批入行的人。有什麼不清楚的你儘管問。”
“行,叔,那先這樣。我合計合計。”
結束通話電話的林觀南,仔細地將吳言禮給的報價與網上平臺的賣價進行了一番詳細對比。
他驚訝地發現,利潤微薄,而且每一件貨物的利潤各不相同,有的礦泉水一箱僅有一兩塊錢的利潤,而有些飲料能有五六塊錢的利潤,只有少部分產品能有十塊錢左右的利潤。
林觀南深思熟慮後心想,如果自己以低於手機購物平臺的價格,將貨物賣給街邊小吃店,並承諾當天送達,或許自己能夠賺取差價。
只要自己勤勞一些,早出晚歸,每天賣出一百箱貨物,平均下來至少能掙到 300 塊錢以上。倘若夏天水飲生意興旺,自己一天能賣出二三百箱,那麼掙個五六百簡直易如反掌。
林觀南深知,自己能吃苦耐勞,如果這個方法行得通,那可比上班要強得多。如今想再找一份高薪工作,可謂是難上加難。
這個辦法雖略顯笨拙,但卻是確保收入的良方。他打定主意,明天一早就去拜訪吳言禮,再次請教其中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