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時間估算,癲爺所處的時代大約在宋朝,也就是在後唐滅亡了大約三百多年之後,癲爺帶著五個徒弟一行六人乘著夜黑風高,進行了一次實踐教學活動。癲爺不愧是盜墓高手,從尋龍點穴到精準定位墓道口,如同探囊取物般易如反掌,不由得讓徒弟們暗中讚歎心裡佩服的五體投地。
在癲爺的充分準備和徒弟們的密切配合下,前期一如既往的順暢,癲爺對幾位徒弟的表現那叫一個慧眼識珠春風得意,甚是滿意和讚賞。進入墓室以後卻讓眾人大失所望,偌大的墓室之內並無帝王陵寢的陳設,只是橫七豎八的堆著幾十具屍骨,雖然腐朽不堪只留下森森白骨,卻也能分辨出來均是被砍殺所致。每一具屍骨都不是完好無缺,只隨意雜亂的堆放,就像任意堆放的柴火一般,只有即將腐朽殆盡的衣物殘留才讓人依稀分辨出那是人骨。
別無長物的墓室只有正中擺放著一具棺木,不像是上好的木料,也並無帝王墓葬的規格。有點像買了二百平的大房子,沒有裝修也沒什麼傢俱和裝飾,還是毛坯那般空蕩蕩,主人迫不及待的在正中間擺了一張床睡覺,其他的一概沒有。
癲爺示意其中兩個徒弟開啟棺槨,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想看到棺槨之內的潑天富貴,再怎麼寒磣也是一代帝王,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隨便一件玉器掛件什麼的也是價值連城的寶物。
癲爺其實已經預計到了,這就是個空堂子,不是被人捷足先登,是壓根就沒有陪葬品,看來亡國之君的下場確實還不如平頭百姓。癲爺心道晦氣,第一次帶徒弟們下水試試深淺就遇到個空堂,真是白費力氣,隨之又一思忖,賊不走空。既然進來了,不開啟棺槨總是心有不甘,也和徒弟們不解釋,最終還是決定一不做二不休開啟棺槨。
棺蓋開啟的那一刻,眾人都驚呆了,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皇帝呢?整具屍骨就像一個睡覺不安分的嬰兒一樣蜷縮著,四肢和軀體佝僂在一起,這是被大火活活燒死的狀態。這具屍骨整個捲曲起來,衣服早就被火燒成灰燼,只有一具黑炭般如同嬰兒的骨頭,淹沒在棺木底部,似水非水似泥非泥的液體散發出似有似無的氣息。大家靠近一看,都大失所望,堂堂的一代帝王,死後竟是如此悽慘。
癲爺雖然心裡早就有數,還是抱有幻想,再怎麼說也是個皇帝,墓裡總會有點值錢的寶貝,哪怕是隨身物品也好。結果出來以後,不免令人大失所望,看來凡事不能抱太大的希望,世間之事大多都免不了俗套的劇情,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一件陪葬品都沒有的結果讓癲爺始料未及,他不甘心又仔細端詳了一番,終於在屍骨的胸前位置發現了端倪,應該是死者生前緊緊摟在懷裡,大火將屍體燒成焦炭一般以後,會導致屍體自然捲縮,這個物件便包裹在屍體之中,很難再被人發現。焦屍被放入棺槨之內,埋入墓中歷經幾百年,焦屍化為朽骨,那件物體自然就暴露出些許面目,一直就這樣浸泡在棺槨內的液體之中,從未被人發現,癲爺感覺到了一絲似曾相識的藍幽幽的光。
金姓的徒弟最是膽大,迫不及待的就從棺槨內拿出一個泡的黑乎乎的物件,方方正正的形狀,沉甸甸的看不出是何物,很像是石頭之類的硬物。用水簡單沖洗以後,逐漸露出了物件的真容。
癲爺拿過來端詳了許久,不禁大驚失色,抱頭大呼不可能,重複了好幾遍。徒弟們都不解,這就是一塊看起來不起眼的石頭,黑乎乎的一坨,即使是寶貝也是被損毀的面目全非了,哪還有寶貝的影子。
癲爺驚喜的大笑道,你們懂什麼,這可是無價之寶,以前皇帝的傳國玉璽,流傳了千年之久,最後在後唐不翼而飛了,原來是被李從珂帶到墓裡,如果不是咱們發現這個秘密,恐怕永遠也沒人知道。徒弟們雖然剛入門,對歷史典故知之皮毛,但傳國玉璽四個字還是知道份量。
歷經千年的滄桑和磨難,幾經摔打又入火海,在屍骨中湮沒幾百年,這枚象徵著無上皇權的傳國玉璽,早就失去了往日的輝煌和威嚴,找不到絲毫殘存的帝王之氣,只有滿身的傷痕和汙穢訴說著歷史的更迭和權力鬥爭的殘酷。
幾個徒弟翻來覆去的看著這塊曾經不可一世至高無上的寶物,不免感嘆世事滄桑物是人非。師傅說是寶貝那就是寶貝,接下來面臨的是怎麼分寶的問題,癲爺也是左右為難了,第一單買賣本來就踩空了,現在有唯一的一件寶貝,按照門規應該平均分配。
後面的結局不用想也能猜的出來,正如穆雲天講的故事那樣,一塊玉石印璽被打磨以後,分成了五塊代表天闕門信物的玉牌。
穆雲天沒有講到癲爺真正的想法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