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章 楔子:大盜之道

選擇後繼者的時候,都運用了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法排序,使得五人之間相生相剋,互相依附又互相制約,就是為了避免因叛逆不和等情況,而導致滅門之災,同時又以仁義禮智信,約束和規範五人的道德行為,防止了因時間的久遠,破壞了門規和失去道義約束,從而加速了滅亡。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天闕門在盜墓界的口碑一直頗高,常常以盜來之物接濟窮困,每遇重大社會變革都會傾囊相助,據說推翻封建王朝的革命之前,國父孫先生在南方就曾收到過某神秘民間組織送來的大額財物,是否屬實尚需進一步考證。

亂世出雄才這句話在任何時代都是至理名言,王朝沒落時期是一個大爆炸的時代,蹦出了無數英雄人物,也不乏大奸大惡的梟雄。吳堂英就是在亂世之中從天而降的一個猴,從一個一名不文的廟道會小混混頭目,在軍閥大戰中暫露頭角,後因戰敗投降革命軍,成為馮大帥所部的第六軍團第十二軍軍長,不能不說這是一個有手段有本事的小混混。

吳堂英的發家史我們暫且不表,主要說說他成為軍長以後,手中有權有人有槍的時候,他乾的那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那一年春天,吳堂英任第十二軍軍長,奉命率部進入燕州城以後,由於長期混戰消耗和軍隊擴編,缺少充足的財力維持部隊正常消耗,他早就對這裡的皇陵垂涎三尺,那一座座的封土堆在吳堂英看來,就是一堆堆的金銀財寶,欲伺機掘之以充軍餉。

適逢張大帥帶領的東北軍閥撤軍,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各地土匪散兵遊勇異常猖獗,有一股實力最強的土匪,頭目叫牛福山,手下土匪有數千之眾,正因缺乏糧餉計劃進駐燕州城郊,伺機盜掘皇陵以充軍資。吳堂英得知訊息不由大喜,正愁沒有機會下手,上天就賜下良機,立馬命令屬下師長秦大江連夜率兵,以剿匪名義趕跑了牛福山,並佔領封鎖了燕州城郊。

盜掘皇陵絕非小事,也不敢明目張膽大張旗鼓進行,畢竟王朝覆滅不過十餘年,王朝遺老遺少的勢力還不容小覷。為了掩人耳目,他命人到處張貼布告,聲稱部隊要在城郊進行軍事演習,因而該地區全面封鎖戒嚴,萬事已畢就開始了有計劃的盜墓行動。

盜墓原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況是盜掘規模超前的皇陵,還是一個帝陵群,就好比是在刨王朝貴族的幾輩祖宗的墳,不能不慎之又慎,稍有疏忽必將一敗塗地淪為笑談,即使成功也會遭人唾棄遺臭萬年,甚至萬劫不復永世不得翻身。

歷代帝王對皇陵地宮的修建都極為重視,畢竟是他們靈魂轉世之所,也是停放棺槨和儲存陪葬財寶的核心位置,更是帝王陵墓中最神秘的所在。傾盡人力物力的防盜工作是皇帝陵墓必不可缺的重要一環,堆起高山般的封土,修建牢不可破的銅牆鐵壁,設定機關暗道陷坑,戒備森嚴的守靈衛,還制訂了最為嚴苛的律法,最後又不惜秘密殺掉所有建墓工匠,在防盜措施上不可謂不處心積慮萬無一失,所以歷來盜墓就是一個腦袋掛在褲腰帶上九死一生的行當。

這一年七月,吳堂英派心腹手下秦大江帶領工兵營,兵分兩路奔向了皇帝陵和太后陵,開始了蓄謀已久的盜掘皇陵行動。

盜墓這碗飯不是誰都能吃,那技術中的技術活,不是誰都能幹得了。尋龍點穴、乾坤八卦、機關訊息、鑽洞潛水樣樣都要會。士兵們都是粗人,扛槍打仗欺壓百姓不在話下,哪會幹這個精細活,並不知道地宮入口的準確位置,只能遍地開挖,以為是刨土豆地瓜,在寶頂上配殿外明樓裡一陣亂挖,除了留下一片狼藉之外一無所獲,地宮入口之處始終不得而知。

吳堂英深知墓中寶藏價值連城,一旦得手富可敵國,購置軍火擴編軍隊,只要自己軍事實力大增,到那時馮大帥也不敢小瞧於他。此刻任你人多勢眾心狠手辣,對著陵墓只有乾著急卻沒了辦法,手下人個個都是亡命之徒,衝鋒陷陣打仗還行,幹盜墓卻如同盲人摸象老虎吃天,氣的吳堂英跳起腿直罵奶奶揚言要炸平了陵墓。秦大江急忙勸阻不可魯莽,出主意說必須找專業的盜墓賊,這樣動靜兒小隱蔽性強,畢竟盜墳掘墓的事不宜人盡皆知。

吳堂英幡然醒悟,專業的事就要找專業的人,他覺得不能從北方附近找,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要過江從南方找。記得以前在廟道會做頭目的時候,就聽說過南派盜墓行家就數楚州城一帶的土夫子厲害。最有名氣的是天闕門,只是輕易不替人掏塘子,更何況還是南派到北派地盤上幹活。吳堂英桌子一拍大聲喝道,再難請也給老子請來,綁也給老子綁來,此事務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