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入冬抵抗北蠻的時候總是會有很多士兵們各種凍傷,今年整個數字就有了顯著的減少。
誰讓陛下是他們北疆這邊長大的呢!
各都府所有的感知差不多都是這樣,現在各郡府發生的一切,才知道他們陛下在文臣這邊掀起的風雨波瀾有多麼的血腥且縝密。
看著昔日裡高高在上的各個郡守以及某些族長們的下場,各都府大將軍把自己放在他們的位置上,深深覺得陛下若是要對付他們的話,以陛下的手段,自己怕是走不過一個來回吧。
但他們浮起這個念頭之後也想起來,陛下當時又何止是在各郡府內安插上各位大臣呢?當時陛下可也送了好些人到他們都府之中擔任文職,有了這些人的幫助物資調配,所以去年防禦外族的時候,他們才打得這麼舒心。
不會陛下安排這些人進來他們都府,也是想要對他們做什麼吧?!
各都府大將軍先後都開始琢磨起來這點,尤其是在知道這次各都府動亂之中,他們各自底下被安插進來的大臣們,確實是已經可以調動都府裡頭的人馬去幫助同僚之後。
陛下安排這些人,也是在準備分化擊破他們嗎?各都府大將軍心驚膽戰起來。
可他們一直都忠心耿耿,為大邵鎮守邊疆,平定叛亂啊!
雖說真的是要細究起來,他們各自身上也是有很多問題和毛病,至少之前那失職包庇一類的罪名是免不了的。
但陛下!我們對你忠心耿耿啊!
大邵因為是以武力開國的,所以也會擔心被人以武力滅國,而文臣歷來的皇帝都不覺得他們會有造反的能力,並沒有太多的約束,還多有倚重。
大邵的武將經常是各種換防安排,各都府內將軍基本上每一兩年都會換都府做事,包括底下哪怕小到伍長,也會定期更換到其他隊伍裡頭去。
這就是堤防武將之中出現兵只認將,不認朝廷的情況,削弱將領的掌控力。
在這種模式之下,也有大佬養出威望來,也會因為威望高了以養傷的名義,喊回京都城內休養生息,然後就這麼休養一輩子。
鎮北侯就是如此。
在這樣的武將模式之下,都府大將軍輪流做,今天是你明天是我,只要不是當初鎮北侯所認為陛下要去給全大邵軍隊改制之外,皇帝若只是收拾一些將領反而會十分的簡單,軍中會心有不滿,但也就僅止於不滿,因為這種事情在大邵歷代來已經習以為常了。
所以在各郡府大將軍認為陛下也可能打算收拾自己之後,就這麼很麻溜地帶著這些罪魁禍首的人頭,跪滑著上了京都城去認罪。
陛下要處理我的話就處理我一個人就好,看我認罪這麼快,理由都給你找好了,求個只是免職,讓我們安度晚年。
論在大邵皇帝都是神經病,且都看武將不順眼的情況下,各位武將能過得有多卑微jpg
邵奕倒是不瞭解這些,在半個月後各都府傳回來的戰報逐漸停歇下來後,他還鬆了很大一口氣。
雖然又倒了幾個郡府的大佬,不過沒有太大關係,大多數大佬也都還在,還是有希望搶救的!他已經下令把那些朝中大佬把爛攤子收拾完就回來了!
堅持住,大佬們!一定要在十四年內好好休養生息,努力努力重新造反!
邵奕很真誠地給他們鼓氣著,然後就收到了來自各都府大將軍紛紛送過來的要上京請罪的文書。
看著這四個都府幾乎可以說是整齊劃一的內容,邵奕陷入了凝思。
[統子,你覺得這幾位大將軍突然都要求上京,是聯合起來收拾我這個攪亂了整個大邵,讓大邵陷入紛亂的皇帝嗎?]邵奕對著系統發出了期盼的話語。
[宿主,他們只帶了十幾個親衛上京。]系統冷酷地回答道。
哪家想要聯手造反滅了皇帝,一共就帶五十個人的?
邵奕也繼續蔫著了,對於這些大將軍們來不來都無所謂,不過接下來也是到了大婚的時候,讓這些人高馬大的大將軍們參與一下,看起來他們大婚的氣場也會比較磅礴些吧。
如此想著,邵奕也沒有想要反對的意思。
而且萬一他們真的是打算五十個人就造反呢?人生還是應該多來點想象力。
只不過等到這些將軍們到達京都城後,邵奕還是覺得自己想象力並不夠。
至少自己怎麼也想不到,這些大將軍們怎麼會好端端地把好不容易苟活下來的大佬們也都給滅了啊!
這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