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是覺得欽昌同志說的,有些個人情緒了,按部就班固然重要,但是有些時候,步子還是需要跨越得遠一些!”
“我們青州的改革,最開始的時候,我們也不懂,都是經過多次的嘗試,整理出來的經驗……”
“若是一味地按部就班,難免會讓有些難得的機會消失在手中,我認為,應該是該提速的時候提速,該緩慢的時候緩慢。”
蕭辰輕聲地說出了不一樣的想法,作為一名改革猛將,他自然是不可能墨守陳規的,任何時候,都具有創新精神。
有幹勁,某種意義上,也可以稱之為膽子大,敢於挑戰極限,敢於拼搏!
從政以來,他就有好幾次沒有按部就班,而是大力出手,雖然有些違反原則,但最後的事實證明,他並沒有做錯。
若是以前,他倒是不會和黃欽昌這麼認真的,反正你都是中立派,跟你說太多,你也幫不了什麼忙。
而且,蕭辰能夠走到今天這個位置,自然是有著自己的傲氣的,黃欽昌不認同他的想法,他自然也是不認同對方的想法。
反正他是市長,他只要把工作做好,讓青州的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就算是黃欽昌不認可,那又怎麼樣呢?!
只不過現在情況不一樣,他們同屬於王書記陣營當中,目前王書記還沒有決定採取哪一種,他們自然是要爭論一番,然後看王書記決定他們誰的想法好。
蕭辰的想法是遇到機會,那就快速出擊,這樣的好處不少,但也是有著壞處的。
成功了自然是皆大歡喜,經濟也可以提高几個百分點,甚至是更高,若是失敗了,打擊那也是十分大的,屬於冒險性的舉動。
至於黃欽昌,那就比較簡單的,一切按部就班,不是說不改革,但是要穩定一切,先保證所在城市的安穩,然後在慢慢發展,出手的時候,不那麼不顧一切那一種。
“蕭市長的話,我不敢苟同,一往無前固然是好,但那是沒有遇到挫折的情況下,若是遇到了呢?!”
“市委市府若是花費了大量的資金,還有人力物力,去專攻某一方面的政策,如果被套牢了,那問題可就大了。”
“所以,我認為應該穩一些比較好,別到時候,連下面基層同志們的工資都發不起!”
黃欽昌也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他不認可蕭辰,很大原因就在兩人的路線不一樣。
不然的話,黃欽昌怎麼會因為一些“情緒”,而選擇中立派呢?
真的以為,他堂堂市委副書記,一點思想覺悟都沒有嗎?
至於當初為什麼不投靠老書記,那也很簡單。
蕭辰屬於改革猛將一派,黃欽昌算是穩定改革一派,至於老書記……則是保守一些。
聽著兩人的對話,一旁的陳初和黃雪娜都沒有說話,而是默默的釣魚。
因為他們知道,這個話題他們不能參與進去。
王昊只是微微一笑,對於他而言,蕭辰和黃欽昌二人有競爭的想法,那也是挺不錯的,正所謂有良性的競爭,才可以更好的成長嘛!
其實兩人的出發點都是好的,都想要讓青州變得更好,只是他們的方式是不一樣。
“蕭辰同志,欽昌同志,其實你們兩個的想法,都很不錯,不過這未來的走向嘛,那是瞬息萬變的。”
“快與不快,並不是主題,最重要的,是適合。”
王昊淡淡地道。
聞言,蕭辰和黃欽昌二人都笑著附和著,並沒有與王書記唱反調。
緊接著,王昊笑著點出了兩人的想法,那都是非常不錯的。
對於王書記的誇讚,蕭辰和黃欽昌二人都是面帶笑容。
不過對於蕭辰和黃欽昌的想法,王昊暫時沒有選擇去決定哪一個,還是那句話,看當時的情況,然後選擇合適的方法,那才是最主要的。
“蕭辰同志和欽昌同志,現如今你們身上的擔子,都不小啊,咱們青州家家戶戶奔小康的計劃,你們還得多出力!”
“無論是升級轉型,亦或者說其他,歸根結底,都需要人才……”
“只要內行人去安排事情,不讓外行人去指揮內行人,那麼工作就會順利許多,也不會有太多的意外,或者什麼!”
王昊的語氣頗為鄭重,說著,還拍了拍蕭辰和黃欽昌二人的肩膀,不過王昊所言的一切,確實是十分重要的。
想要發展,最主要的就是人才,懂行的人才。
內行人指揮外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