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5部分

越山青,兩岸青山相對迎,爭忍有離情!

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邊潮已平。

這一時期,宋詞的創作尚未進入興盛階段。但有一點仍可以注意到,即晚唐五代詞中那種對男女之情的熱烈大膽、有時很直露的表現,在北宋初期詞中已經看不到了,這終究還是反映了時代文化的變遷。

………………………………………………

第三節 北宋初期的散文理論與創作

北宋作為一個新興的權力高度集中的王朝,統一的思想意識形態的建設便顯得必不可少。這種需要反映於文學,首先在最具有實用性的散文領域表現出來,因此在北宋初就出現古文運動的復興。只不過,這裡也存在兩種略有分歧的派別。一派以柳開、穆修為代表,是純粹把復興古文作為復興儒道的手段,而另一派以王禹偁為代表,雖強調“道”的至高地位,但對於“文”仍有相當的重視。

柳開(947—1000),原名肩愈,字紹元,意思是繼承韓愈、柳宗元;後改名開,字仲塗。他自己解釋改名、字的用意是:“將開古聖賢之道於時也,將開今人之耳目使聰且明也,必欲開之為其塗矣,使古今由於吾也。”(《補亡先生傳》)他是以維持道統不墮的一代新教主自居。穆修(979—1032)字伯長,他比柳開小三十多歲,但思想與柳開很相似,也是以繼承韓柳的文道合一的古文傳統為己任。

柳開、穆修都曾尖銳批判晚唐五代以來流行的駢文。柳開說,這些文章“華而不實,取其刻削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