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內經脈可分為十二正經、奇經八脈。
十二正經是膽經、肝經、肺經、大腸經、胃經、脾經、心經、小腸經、膀胱經、腎經、心包經、三焦經;
十二正經連線了人體內的心肺肝脾腎、大腸、小腸、胃、膽、膀胱、三焦等五臟六腑之正氣。
奇經八脈是督脈、任脈、衝脈、帶脈、陽維脈、陰維脈、陰蹺脈、陽蹺脈。
奇經八脈與十二正經不同,既不直屬臟腑,又無表裡配合關係,其迴圈別道奇行,故稱奇經。
一階武者,初期生出氣感、內氣存丹田、氣運周天;中期就是打通經脈,注意,十二正經每個正常人都是自然暢通的,不通的只有死人。
但是,暢通並不代表著內力就能夠在經脈內快速執行,在沒有打通之前,好比羊腸小道,內力執行期間,崎嶇難行。
內力打通經脈,便好比是修路,將羊腸小道拓寬、加固,使之變成高速公路。
修這十二條路,使內力在其內高速執行,便是一階中期的武者要做的事。
十二正經盡數被打通之後,內力在體內高速執行,這一階段的武者,無論是出手的威力,還是速度,都提升了一大截。
當打通了奇經八脈中的任意一條之後,武者便進入了一階後期。
奇經八脈交錯地循行分佈於十二經之間,它加強了十二經脈之間的聯絡,又能儲存大部分內力,當內力暴漲時,奇經八脈能加以蓄積,當武者有需要時,奇經八脈又能及時供應。
所以,武者達到一階後期之後,內力暴漲,並且可以內力外放,形成劍氣、刀氣、拳勁等等。
此刻的陳恆之,便處於一階巔峰的狀態,體內所有經脈,十二正經,八大奇脈,已盡數打通。
距離進入二階,只差最後一步:開啟祖竅穴,開闢上丹田泥丸宮。
…………
華山,思過崖。
此崖位於玉女峰的絕巔,崖上有一個山洞,是華山派歷代弟子犯了門規之後,囚禁並受罰之所。
崖上光禿禿地寸草不生,一株樹木也無,除一個山洞之外,一無所有。
華山本來是草木清華,景色極幽,危崖卻是例外,相傳是玉女髮釵上的一顆珍珠。
當年華山派的祖師以此崖作為懲罰弟子之所,主要便是因為此處無草無木,無蟲無鳥,受罰的弟子在面壁思過之時,不致為外物所擾,心有旁騖。
當然,陳恆之卻是知道,這是當年郭襄思念楊過的地方,只是華山祖師不知其中的原由而已。
盤坐在洞口光溜溜的大石頭上,陳恆之看到,石壁的左側刻著“風清揚”三個大字,是以利器所刻,筆劃蒼勁,深有半寸。
對於風老頭,此前陳恆之也在華山尋找過多次,可惜每每興盡而去,空手而回。
後來掌管了華山弟子的授藝之事後,陳恆之也就熄了尋找之心。
摒棄掉心中的雜念,陳恆之以五心向天的姿勢盤坐,心神漸漸的進入空冥之境。
他的心神瞬間進入內視狀態,可以清晰的看見,體內磅礴的內力在經脈中緩緩流淌,五臟六腑也展現在眼前。
“據我所知,祖竅穴大概是處在眉心的位置,那我得仔細找找。”
陳恆之心裡想著,瞬間,視角就來到了頭部位置,卻是發現,心神根本就觀察不了大腦裡面的情況。
難怪超凡境這麼難以突破,光是尋找祖竅穴的位置便不知要難倒多少人。
好在這麼多年來,陳恆之遍覽群書,終於摸清了祖竅穴的大概位置。
呂洞賓遺留下的煉丹手札中曾有記載,祖竅,即天心,此地不在身內、不在身外,不可摸索以開,只可默存以俟。
至於凡俗所說,祖竅在兩眼正中鼻根盡處向內一寸的空間,這就是瞎扯淡了。
眼下,到了驗證的時候。
陳恆之將全部精神集中在眉心、雙眼組成的三角形的正中間位置,不停的尋找著。
立時,他感覺到心靜念止,身如槁木,心若止水,意似寒灰,一念不起,一意歸中,萬籟俱寂,身心兩忘,恍恍惚惚,杳杳冥冥。
一刻鐘之後,陳恆之睜開了雙眼,滿臉的疲憊之色,很顯然,失敗了,沒有找到祖竅穴的所在。
“第一次,沒經驗,有點緊張了!”
陳恆之心裡總結著經驗,默道:“沒關係,待恢復了精神之後再來,我就不信了,還找不著你!”
長身而起,陳恆之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