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萬人前來報名參加南詔國太學院招生,其中從南詔國外來的人中,有近三千之數,而南詔本國之人有七千。
第一步篩選,剔除了一些心志不堅,純屬是來湊熱鬧的,餘下九千人。
第二步篩選,剔除了一些太過年幼,不滿6歲者,又剔除了近五百人,這些人及其家屬,都被好言相勸,令其過一些年,待其長大一些再來。
第三步篩選,又剔除了一些太過年長,超過五十歲且身體不佳者,好言勸走,併發放了路費,令其返家。其中有心志堅定,堅持要留下的數人,拜月教眾稟報了拜月教主後,將其留了下來。
經過了五天的初步篩選,剔除了近半數人,只餘下五千來人,其中南詔本國人與外國人各半。
而後,開始逐一簽署入學契。
到了此時,近兩千多名外國人員中,只有千餘人沒有異議,簽名畫押,其餘近半數不願意簽署入學契,他們寧願繳納高額的束脩,對此,拜月大手一揮,都同意了下來。
拜月知道,願意簽署入學契的人,大部分都是貧苦人家或是小地主家庭出身,對他們而言? 用二十年工作來換取一個晉升之階? 是一筆很划算的買賣。
而那些不願意簽署入學契的人,定是各國富裕家庭或是官僚家庭出身? 對他們來說? 寧願花上一筆鉅款,也不願意蹉跎歲月。
對於這些? 拜月通通都不在意,一視同仁? 並未另眼相待。
篩選完畢之後? 沒有選中者自然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選中者,等待分班。
分班? 按照年齡、各人意願? 選擇所學專業。
其中因所學不同,又分為文化和技藝兩類,通俗來講,就是現代的大學和專科的區別。
未滿16歲者,一律強制選擇文化類為主業? 輔以武功類,再選修一門技藝? 如鐵匠、木匠、種植等等。
滿16歲者,可自由選擇一門主業? 再選擇一門副業。
其中又男女分班,各不相交集。
待忙完這些事情之後? 已經是半個月之後。
舉辦了開學典禮後? 太學院開始了教學工作? 只是,等這一批人成長起來,可能要年後了。
…………
另一邊,參加了拜月的開學典禮後,陳恆之一行人又回到了長安城。
畢竟,劉晉元身為新科狀元,差不多也該去吏部點卯,等待了近月時間,朝廷已經分配了職務下來,東宮太子侍讀兼翰林院編修。
《事物紀原·持憲儲闈部·太子侍讀》有言:太子侍讀者,東宮官屬,選用文學之士,侍奉太子讀書,講讀經史,屬正七品。
也就是陪太子讀書的閒散官職。
翰林院編修,副六品銜,主要是誥敕起草、史書纂修、經筵侍講,實際上,其重要作用在於培養人才,類似於現代的實習生性質。
從授官的大小來看,屬於不好不壞,翰林院編修是每任科舉三甲的必經之路,屬常態,倒是太子侍讀算是一個添頭。
“原來都只是小官員,虧得我還以為考中狀元后就可以當大官,當宰相了呢!”
李逍遙聽完劉晉元的講解,不由滿臉失望。
陳恆之笑道:“逍遙,你這就是不學無術了,一般而言,科舉中得狀元者,萬中無一,而最後能拜相者,更是了不得,一萬個官員中都不一定有一個。”
“而考中狀元,只能證明會讀書,不代表你會做官,在官員體系中,還屬於新手,什麼都不懂,得從頭學起,想一下子就升任宰相,你這是在做夢呢。”
“你問問晉元,就算讓他擔任大唐的宰相一職,他能否勝任?他能治理好這個諾大的國家?他能調理好三省六部之間的關係?他能處理好皇帝和百官之間的矛盾?”
一連串的質問,一下子就把李逍遙問蒙了。
他張了張嘴,腦子裡一片空白。
劉晉元聞言,苦笑連連,言道:“回師尊,弟子不能!不經歷各種磨鍊,怎敢輕言擔當重任?或許十年二十年後,弟子可以勉力一試!”
陳恆之拍了拍他的肩膀,讚許道:“志氣可嘉,其實,做宰相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以晉元你的資質悟性,或許不出十年,就可以擢升尚書,再升宰相之職。”
劉晉元微微一笑:“弟子當仁不讓!”
“很好!為師看好你!”陳恆之說道:“在長安城已有近月,我們也該離開了,晉元,以後有什麼事情,隨時聯絡為師,我們就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