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1940年4月,希特勒開始把他在前一年10月10日釋出的進攻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的密令付諸實施。但他首先卻去攻佔了丹麥、挪威以保證德國有海上的戰略基地和瑞典鐵礦沙的供應。接著,於5月10日至5月28日,命令德國軍隊攻佔了荷蘭、比利對和盧森堡,5月13日,德軍大舉入侵法國。6月22日,法國被迫在一戰結束時德國向其簽署投降書的貢比涅車站向德國簽署了投降書。法國被佔領後,希特勒的對手就只剩下在敦刻爾克大潰退中遭到嚴重削弱的英國了,希特勒首先對英國實行誘和,條件是德國承認英國的海上霸主地位,但因為遭到以丘吉爾為首的強硬派的抵制,所以沒有成功,於是他立即下令實施在英國登陸的“海獅作戰計劃”,這是無奈的選擇,本來在希特勒的原計劃裡,並沒有打算與英國進行較量,本來希特勒以為法國投降之後,英國也會很快屈服。但希特勒想依靠空中優勢制勝英國的計劃,但是由於帝國空軍總司令戈林忽視英國實力,造成戰略決策失誤,失去最佳時機,因而一再推遲“海獅作戰計劃”。戈林自以為是,擅自改變作戰計劃,將空中打擊重點由軍事目標轉移至重要城市,給英國以喘息之機,加上英國從1935年開始在全國佈置雷達網,並配備靈活性優越的“颶風式”和“噴火式”戰鬥機,使德國空中優勢不復存在,“海獅作戰計劃”在英國的頑強抗擊下徹底破產了。之後,希特勒不得不在9月27日無限期推遲“海獅作戰計劃”。這是希特勒在歐洲大戰以來首次沒有能達到入侵目的的一次大戰役。
希特勒早在西線作戰、進攻英國時,即1940年夏就開始制定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指令德軍“必須準備在對英戰爭結束之前以一次快速的戰役擊潰蘇俄”。這時,希特勒看到蘇聯也在加緊備戰工作,為避免陷入兩線作戰,他決定先解決蘇俄這個他稱霸歐洲的最大障礙。希特勒認為,英國已被逐出歐洲大陸,短期內不可能成為德國東進的後顧之憂,而且“俄國一旦被打敗,英國的最後希望就破滅了”。於是他決定首先解決他認為是落後的蘇聯。
在進攻蘇聯之前,希特勒己佔領了歐洲的14個國家,並且把羅馬尼亞、匈牙利、保加利亞、南斯拉夫變為自己的附屬國。希特勒認為他透過無限度地搜刮歐洲廣大地區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力量己足夠強大,而且1940年,德國的軍事生產比上年度增長了1/3,他自以為一切己準備就緒。於是撕毀兩國互不侵犯條約,下令於1941年6月22日在1000多公里長的蘇聯邊境上發動大規模的突然襲擊。對希特勒來說,這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另一場戰爭。是一場思想領域中反對布林什維主義的十字軍似的進軍,是一場反對“斯拉夫劣等人”的種族戰爭,是一場贏得“生存空間”的佔領戰爭。但是希特勒低估了蘇聯的軍事實力,也低估了西方民主國家反法西斯鬥爭的堅定性,終於使自己陷入兩線作戰的絕境。
希特勒在被佔領的地區規劃他所要得新秩序,那就是一個由納粹統治的歐洲,他的資源供給納粹德國,他的人民作為德意志的奴隸,所謂“不受歡迎分子”必須滅絕,首先是猶太人,其次是斯拉夫民族,他們的文化也必須毀滅。佔領波蘭之後希特勒曾對駐波蘭總督漢斯·弗朗克指令:“我們是主宰民族,必須嚴厲公正的統治……我們要取走這個國家的一切財富”。希特勒曾經指出對蘇聯新徵服地區的原則:“統治它、管理它、榨取它”。根據希特勒的政策對對猶太人實施最後解決殺死所有的猶太人包括男子、婦女、兒童。希特勒的命令在納粹德國在佔領區採用所謂“肅清暗殺”“不留痕跡的消失”實施恐怖行動。
最後歲月
在戰爭初期的短暫得勢之後,希特勒開始走下坡路了。首先慘敗在莫斯科城下和列寧格勒城下,其閃電戰的計劃遂宣告破產。事實證明,他不可能在遼闊無垠的蘇聯領土上打贏一場消耗戰。隨著12月7日德國盟國日本偷襲珍珠港,12月11日,希特勒也向美國宣戰。就這樣,一場歐洲大戰遂變成了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後,各個國家在不同的時間內和不同的情況下都卷人了這場浩劫。在戰爭發展過程中己逐漸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陣線為一方和以德意日法西斯陣線為另一方的兩大陣營,1941年12月至1942年1月,美英兩國首腦商定在歐洲共同作戰的戰略計劃,並與蘇聯協商,起草了一份同法西斯軸心集團相對抗的各國宣言草案。在此基礎上,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的代表於1942年1月1日在華盛頓發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