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氏見問,不覺眼淚紛紛,叫聲:“兒呵,你要問父母原根,為娘若不說,你怎能知道,說起來好生悽慘。”就將法海始未緣由並漢文白氏前後事情一一說明。夢蛟聽罷,大叫一聲,昏跌在地。許氏看見,慌忙抱在懷中,含淚解救。夢蛟悠悠甦醒,哭道:“孩兒蒙母親撫養,父親訓誨,今得成人,此恩此德,粉身難報。只是爹孃遭此苦難,叫兒心腸斷裂,怎生能見得爹孃一面,兒就死也甘心。”許氏道:“兒,你不須悲哀,當年見說,和尚有言:後來若得兒你金榜成名,封誥回來,還有見你母之日。兒須奮志青雲,將來或得與你母相會亦未可知。”
夢蛟聽罷,且悲且喜,半信半疑。自此,日夜思想父母,書亦懶讀,漸漸形容枯瘦,不覺病倒在床,十分沉重,日夜叫爹叫娘,就如瘋顛一般。公甫同許氏驚慌無措,延醫求神,毫無影響。公甫背地埋怨許氏道:“你們女流之人真無見識,不該對他說明根由,致他悲苦成病。萬一有三長兩短,豈不辜負了弟妗重託,而且我們十載辛勤亦付之流水了,豈不可惜!”許氏無言可應,只是嘆氣。夢蛟日夜狂呼亂叫,二人思量無法,惟有日夜守住房中,正是:
為慕劬勞成昏瞀,自有神仙活度來。
不表夢蛟病症,且說南海慈悲佛祖一日在紫竹林中游玩,偶然有觸。菩薩口稱:“善哉!現今文曲星官有難,醫藥難治,吾不免前去救他便了。”菩薩即時出了紫竹林,縱起祥光,來到西湖,化作募緣道人,手持木魚,一路來到公甫門首,叫聲“化齋”。
公甫正坐在廳上納悶,聽得門外化齋聲音,步出門來。見一道人身穿道服,手持木魚,足踏草履,神氣飄然。公甫忙即迎入廳內,敘禮坐下。問道:“老師何處名山?何處洞府?乞道其詳。”菩薩道:“貧道從幼出家,在天竺寺得遇異人,傳授仙方,煉製丹藥,雲遊天下,普救眾生,偶到貴地,今造潭府募一善緣。”公甫見說大喜,叫聲:“老師,弟子有個豚兒,現得個失心的病,日夜呼叫,醫藥無效。老師既有仙方,未知肯相垂救否?”菩薩笑道:“貧道專一利人濟世,既然施主的令郎有病,貧道理當效力。”公甫大喜,遂即起身請菩薩入房看了病症。菩薩道:“不妨。令郎此症乃是七情所傷,致成昏亂之候,貧道有丹藥一粒,(此處缺十九字)菩薩說罷,遂即解開行囊,取丹藥一粒,遞與公甫。公甫雙手接過,滿口稱謝,將藥交與許氏,遂同菩薩出房,到廳上坐下,治齋款待。席罷,菩薩作辭出門,竟回南海去了。
這許氏將藥調好,抱起夢蛟,將藥灌下腹去。不一刻,只見夢蛟口內吐出許多痰涎,隨即神氣清爽,病勢頓消。公甫許氏歡喜不盡,叫聲:“兒呵,你病得天昏地亂,醫藥無靈,今日天幸得遇高人前來相救,不然我們兩個老人家險些被你驚壞了。兒呵,你今後切須寬懷,不可如前悲慼。”夢蛟點頭領命。看看日漸壯健,公甫遂請一位博學先生在家課讀。
夢蛟因聽得許氏有說,將來若得成名,會面有期,遂把思憶父母的念頭拋開,一味勤讀,寒暑無間。不上三四年光景,早已讀得胸羅七鬥,學富五車。是年,正值宗師行文歲試,夢蛟應童子試,就入了泮。報到家中,公甫同許氏欣喜無限,不免簪花拜客,忙亂幾時,方得安靜。轉眼秋闈已近,夢蛟打點上省鄉試,三場已畢,揭曉後夢蛟高高中了第一名解元,報到,自己亦十分得意。鹿鳴宴罷,參拜座師、房師,無不羨他青年俊美。公事一完,起身回來,此時親朋齊來慶賀,家中熱鬧自不必說。
夢蛟到家,拜見了姑夫、姑母,公甫、許氏滿心歡喜。許氏叫聲:“侄兒,且喜你今同手掇巍名,不負我們十數載辛勤,但願你再攀宮桂,許時得了封誥,回來祭母,不負劬勞之恩。但你爹孃當年共我指腹為婚,原物尚在,後我生你表妹,兩家結為婚姻。因你母去後,你在我家以兄妹稱呼,今你表妹亦已長成,待字閨中,未知侄兒你心下若何?”夢蛟道:“孩兒蒙姑夫、姑母撫養深恩,碎身難報,今得僥倖成名,皆姑夫、姑母教誨成全所致,倘邀天庇,再博微名,務必力懇聖恩,求取封誥,以報劬勞。表妹親事,蒙姑夫、姑母不棄,父母作主,孩兒敢不從命,俟春闈過後,擇吉成婚便了。”公甫點頭道:“侄兒所言有理。”碧蓮裡面聞知,亦暗自欣喜。
夢蛟在家打發諸事明白,遂即料理入京會試。公甫開筵餞行,許氏不免叮嚀路上小心,早起晏宿幾句話兒,夢蛟領命。公甫擇一個老成人兒跟隨夢蛟進這一去有分教:鰲頭獨佔,金榜擅名。要知後事,且聽下文分解。
第十三回 標黃榜名震金街 結花燭一家完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