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戰局!”夏侯駿捷看著面前沙盤上代表敵我雙方的旗幟,沉吟道。
如果按照張光遠的佈置,他孤軍深入鎮海府,那麼至少將要面對二十萬以上敵人的圍剿堵截。
而南方多河流,張光遠的近衛軍團多為北人,又無水師編制,一旦被發現牽制住,怎麼可能發揮出奇兵的作用呢?除非另有一隻擅長水戰的精兵在側接應,順河南下,方可避過這些阻撓,直搗鎮海。
可是情報上顯示,目前帝國在江南行省的海軍勢力已經被西方聯軍徹底擊潰,江河兩岸的主要城鎮業已被西方聯軍所控制,他張光遠還有何依仗呢?難道江南的孫家和太史家在前幾個月的戰役中並未遭受損失?
要知道,帝國各方勢力之所以能在如此政見不和的情況下,還互相剋制維繫和平,就是因為大家之間有一個平衡點,都知道就算對方內部也未必心齊。如軍部部長關博文,明顯偏向國民議會議長曹乾龍的一方。但軍部副部長太史錚卻直接和諸葛庭結盟,而江南的其他世家也大多支援太史家,但這畢竟是暗中所為,而且大家也都知道這些世家的根本目的還是為能重回帝國一流世家之列,與諸葛庭是相互利用的關係。但現在若幾家真的和諸葛庭結成了鐵板一塊,那其他幾方勢力肯定不能答應,甚至會聯合起來,將這個危險的龐大聯合消滅在萌芽狀態。
想到這一點的並不止是夏侯駿捷,一時間眾人的目光都望向了張光遠,就連一直和張光遠走的很近的曹坤虎也是眉目一揚,等待張光遠的解釋。
第四卷 天行健 第二百八十二章 淮北大營(2)
帝國紀元10月22日,帝國淮北行省淮北大營。
“大營分配給我們的任務就是進入江南行省牽制泗陽府一帶的敵軍,明日午時後去大營進行會操,三日後兵發江南。”雷東風望著帳內諸將,沉聲道。
如今他帳下也算是猛將如雲,謀士如雨。不說李炎、江築英這等蓋世英雄。就算是關怒白、陳重、荊展、曹嵐、李邦昊等人拿到哪一個軍團不是師團長以上才能擁有的猛將。
而李若曦、張策,一主行軍佈置,一主戰略謀劃,更是相得益彰。後勤還有穆薩和與凌雲全力經營,一派欣欣向榮。
因此,雷東風心裡對這次戰鬥充滿了期待。
“既然已經奪取淮南府,取得穩固前進的陣地,而西方聯軍的主力又在閩南行省作戰,為什麼不趁勢而進,還要等三日後在進攻。”端木拓一指地圖上顯得稀稀落落代表西方聯軍的旗幟。
“這是一個口袋,聯軍故意在中間示弱,兩側卻屯有重兵,除非能漫天過後順水路進攻。否則聯軍若避而不戰、據守堅城,那麼我們非但打不下江南諸府,到時我們投入多少兵力,就會被消耗掉多少。”張策虛點幾下道。
“正謀說的對,淮南府我軍雖然是出其不意,在兩日能就解決了戰鬥,可如今十餘日已過,西方聯軍那邊卻沒有一絲反攻的跡象,反而開始緊縮兵力,我看是想誘我等深入。”雷東風點頭道。
“誘敵深入?既然如此,何不趁虛而入?如今江南行省,除了剛光復的淮南府,其餘已全部陷落,就連一直抵抗的揚州府也在三日前城破,據說滿城上下剩餘的十餘萬百姓,或自殘殉國、或被聯軍所殺……”說道這裡,李若曦故意頓了一頓,果然這個剛剛得到的訊息讓帳中眾將的眼睛,瞬間變得一片血煞。
“如今敵人兵力龜縮在州府內不肯出動,既然張光遠想用我等吸引敵軍主力,那我軍何不反其道而行之,派一支奇兵,長驅直入,直奔金陵府,只要能奪取金陵,就等於扼守住了江南要衝,到時候聯軍上下不得。全在我軍掌控。”李若曦繼續道。
“孤軍深入?若被敵人包圍如何?”雷東風道。
“自有別人誘敵!”李若曦望向地圖上代表帝國軍隊的最粗大的一路。
“李姑娘好算計,卻是想讓張光遠他們來障聯軍之目!”張策搖了搖扇子,笑眯眯道。
“好,既然張光遠敢讓別人誘敵,他深入取功;那我軍又有何不敢,直搗虎穴,直插金陵!到時東可佔望海,南可下揚州,為那慘死的四民報仇雪恨,而江南大部皆可在我軍掌握。”雷東風拍岸而起,決定道。
帝國紀元10月23日午時,帝國淮北大營。陣陣號角之聲不斷長鳴,直衝雲霄,不知驚起多少南飛的鴻雁。
滾滾長江之水在大營一側日夜向東奔流,而營地內塵土滾滾,一隊隊漢兵如匯入江河的細流一般,不斷從各個營帳走出,匯聚排列在一起形成一股人浪的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