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4部分

“這到底是怎麼會事?難道胡家鎮被漢兵攻佔了麼?”條頓公國千夫長巴赫曼帶領著手下的五百條頓長矛兵剛剛抵達打穀場,發現這裡雖然一片狼藉,但糧草並未出現問題,而著火的過是幾堆稻草秸稈而已。

巴赫曼意識道自己可能中了敵人的調虎離山之計,連那著火的秸稈都來不及撲滅,立刻命令後隊變前隊,向囚牢所在的岔路口疾奔而去。

哪知道,剛走了一里路,胡家鎮方向(實際上是鎮外四里處)就傳來了一陣喊殺聲,巴赫曼又驚又疑,連囚牢也顧不得去,準備指揮手下直接返回胡家鎮。

但一行人馬剛行至囚牢所在的丘陵下的岔路口,一陣羽箭就猛烈的射擊下來,迎頭的十幾名條頓長矛兵還未來得及啃聲,就被射死在道路上。

巴赫曼立刻命令手下豎起盾牌,就地進行防禦。

條頓公國計程車兵,無論是何兵種,都有一個共同的顯著特點,除了重灌步兵手擎的橡木大盾牌外。其餘兵種都會在身後背一面金屬圓盾,雖然分量不重,卻可以有效防禦敵人弓箭的襲擊。

只是這圓盾因為儘量降低重量的原因,面積並不大,也僅僅能護住上半身的要害部位,而黑暗中在丘陵上的漢兵弓箭手卻神準無比,很快就透過盾牌陣的縫隙又射倒一批條頓士兵。

巴赫曼心下震驚,知道今夜肯定是中了漢人的計策,自己現在唯一的活路只能是返回胡家鎮,與大軍匯合(這時候巴赫曼還不知道巴託給杜普萊西下的暗殺他的命令)。

所以,巴赫曼一邊命令士兵頂著盾牌攻擊上前,一邊分出兩百名士兵從丘陵的另一側展開攻擊。

一方要著急透過這岔路,返回胡家鎮穩守待援;一邊卻是要緊緊扼住對方的咽喉要道,將敵人耗死在野外,夜色正濃,血戰正烈。

第四卷 天行健 第二百七十七章 戰鬥在前線(8)

一個條頓王國計程車兵舉著鐵盾,硬抗著頭頂滾落的碎石和飛舞的箭矢,死命爬上了坡頂,一矛戳出,面前的漢軍士兵剛要抵擋,不提防丘陵下方的條頓弓箭手一箭射來,那漢兵胳膊中箭,躲閃不及,眼看矛鋒插進了身體。

下一刻,那個條頓士兵被隨後的漢兵士兵一刀劈下山坡。

激鬥在寬不過三人的坡路上展開著,漢兵和聯軍士兵反覆爭奪著坡頂的每一寸土地,開始漢兵尚且能將這些條頓士兵壓制在坡底,但在求生慾望的趨勢下,這些士兵不要命一般衝上坡頂,而側面由剛被解救的百姓和少量漢兵組成的防線,更是被迅速突破。

荊展留在這裡的漢兵不過是一個連,不足百人(前文有過設定,漢兵騎兵編制為步兵的一半,故一連只有七十—八十人。而荊展的偵騎獨立團為加強編制,但每連人數也不過百人。),而那些漢人奴隸手中只有簡單的刀槍棍棒,又不是經過訓練的軍民,很快就抵擋不住側面的衝擊。

這些漢兵和漢民們其實完全可以放棄抵抗,甚至只是退進牢房,敵人都有可能不理會他們,而選擇直接回城。

但這樣一來,前邊的荊展就不可能完全控制住這些士兵,而一旦有敵人逃脫,被胡家鎮內的西方聯軍察覺,整個作戰計劃就會功虧一簣。

因此這些漢兵就算拼死也要扼守住這個路口,不允許敵人前進一步。

而那些漢家百姓,被漢兵們從聯軍手裡解救後,更是心懷報恩之心,恨不得能將眼前這些殘忍對待他們的聯軍士兵全部殺死,自是更不會退卻。

在經過十餘分鐘的激烈攻防後,漢兵的傷亡漸漸增多,那些沒有經過什麼訓練,只憑一時血氣之勇的普通百姓更是死傷慘重。很快,佈置在丘陵前的第一道防線就被突破了。

見到這種情況,山上負責指揮的漢兵連長大吼著,帶領剩下的幾十名漢兵和奴隸們衝下下山坡,直接和敵人展開了近身肉搏。一個接一個的漢家子民倒在了聯軍士兵的刀槍,沒有人後退,這些西寇多日對他們的欺壓讓這些最善良的百姓也變成了復仇者。

手中的棍棒被砍斷了,就用手去抓撓、用牙齒去撕咬;用鮮血去復仇。用生命去復仇,直至將敵人一起帶下冥府。

“殺敵——”黑暗中,猛然響起陣陣怒吼,接著西方聯軍的後陣和側翼傳來陣陣馬蹄之音,荊展帶領的騎兵主力終於殺到。

沒有人能知道在那一夜,這些漢兵付出了怎樣的犧牲;歷史更不曾記載那近千名漢家百姓是如何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拖延住了西方聯軍士兵竭力的反撲,為荊展率領的主力贏取了寶貴的時間。

歷史只是用一句話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