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拓跋宏川。
而段義臣此刻也在打量著李炎,心下暗贊,好一個昂揚男兒,真如天神一般。
黑袍黑馬,手執一杆鑌鐵長槍,身側一張彎弓如半月倒懸,壯碩的身材充滿了爆炸般的力量,堅毅的臉龐上一雙虎目如電如芒。
李炎虎目一瞪,手中長槍微指段義臣道:“大漢李炎,與爾一戰!”
“鮮卑段義臣,此刀名為碎星,專殺大將!”段義臣手中陌刀指向李炎。
“那就看你能不能殺得了我!”李炎一催胯下烏雲,直衝段義臣而去。
“來的好!”段義臣也不敢託大,馬刺輕磕胯下紅馬,捲起一道旋風,迎向李炎。
“好快的馬,好快的槍(刀)。”兩人心底同時暗贊對方。
“大哥,這小子力氣大的很,你要小心。”此刻拓跋宏川已經退到一旁,提醒段義臣道。
“李炎,再吃我一刀!”段義臣聞言,冷笑一聲,雙臂發力,彎刀如閃電般力劈而下。
李炎手中長槍向外輕挑,果然段義臣刀勢一變,瞬間橫斬,剛才的一劈卻是虛招。
李炎長槍已然橫檔,刀鋒與槍桿撞在一起,劃出片片火花。
“力氣的確很大。”段義臣讚了一聲。
“你也不錯。”李炎真心讚道。
自出道以來,李炎還沒有遇到過在力氣上勝過自己的對手,也許那個西方聯軍的“西陸雷神”可能比自己大?
但李炎是速度與力量結合,雷哈格爾卻是速度不足,這也是當日江築英能擊敗他的原因。
而尋常將領,在力氣上根本比不過李炎,眼前這段義臣卻是和他拼了個旗鼓相當。而且招數精妙,速度也夠,實在是一個難得的對手。
但段義臣畢竟有傷在身,剛才那一招,李炎不知,他自己卻清楚自己肩膀上的傷口有些疼痛。
見李炎長槍氣勢十足,段義臣神色一凜,長刀慢慢向胸前收回,手腕輕轉,整個刀鋒隨之劃出一道完美的半月弧線,直奔李炎胸腹砍去。
段義臣並不想和李炎拼力氣,畢竟李炎的氣力是天生的,就算如江築英和雷東風那般的怪才,也不會選擇硬抗。
漢家戰將裡,若論力道和速度結合最好的,只有兩人,那就是當年的呂布和趙雲。
呂布隨太祖征戰天下,卻在最後選擇與妻女歸隱山林,不封侯、不拜將,只是兼任過帝都江山陸軍高等學院的騎兵教首。
但後來,太祖還是命呂布的後人長守帝國十大軍團之一的修羅軍。
此為後話,暫且不提。
而英國侯趙雲一脈,英雄輩出,千年來或子或女,無不深得家傳,都是名震一方的軍團之才。
如江築英,先習自家之戟法,太史一族的戟法本就以技巧和速度見長,後又和義父趙輝城修習英國侯一脈的槍法,再得到英國侯遺留的“風行”長槍後,將力量與速度結合的更是近乎完美,對抗上如雷哈格爾那樣的蓋世猛將,也能取勝,就是這個道理。
而段義臣,對自己的刀法也很有信心,從草原到帝都,再從帝都回到草原,這來自鮮卑段氏一族的刀法,乃是當年鮮卑大帥段河所創。而在帝都之時,更得到過當代鎮國侯關博文的親自指點。
第四卷 天行健 第七十六章 危局(4)
關博文,帝國軍政司司長,太祖結拜義弟,鎮國侯關羽之後。當年,段義臣在帝都江山陸軍高等學院求學,成績優秀,被人稱為學院雙驕。院長英國侯趙輝城甚愛其才,本想傳其武藝,但因自己修習槍道,而段義臣修習的是刀法,於是將段義臣送之關博文那裡學習刀法。
關博文初時礙於趙輝城之請,傳授段義臣“連環三刀”精要,這就與帝國普通軍人所修的連環三刀不同。哪想段義臣天賦凜然,進步神速,關博文愛其才,又將祖傳的“青龍刀法”授予段義臣。段義臣不拘泥於門戶,不但將家傳刀法與那鎮國侯的青龍刀法相融匯,更將原來使用的長柄偃月刀,換做了帝國精製的雙尖兩刃長柄陌刀,刀法既有青龍刀法的力道,更不失家傳刀法的迅猛,自帝都回到草原後,終有大成。
此刻,段義臣一招自青龍刀法中“鋒耀秋月”使出,竟隱隱帶起風雷之音,而且這三尖兩刃刀與偃月刀不同,雙面開刃,段義臣橫斬而出之時,又加上了旋轉之力,只見那刀鋒不斷翻轉,最後如一道月芒般,直衝李炎胸口而去。
這一刀若砍實,縱然是身穿重鎧的對手,也會在這力量和速度結合的極致下被砍成兩半。
李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