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5部分

瀾軍,卻正是雷東風和眾人商議後為自己的軍團所起的新名字。

其意有兩層,其一自是力挽狂瀾;其二卻是希望這新軍如狂瀾一般席捲大陸。

自此,狂瀾軍成。

大散關前,原帝國駐大散關獨立旅,雷東風新招收的三萬川中新兵,共四萬人整齊的排列在原野上,山地間。

四周居住的百姓山民也是早早就來到附近,神色複雜的看著自家的子弟申請肅穆的站在那裡。

“你看,那是我家么兒!”一箇中年漢子指著佇列中一個面帶稚氣的青年對身邊人道。

“你個死老頭子,你就這樣把我的心肝么兒送去參軍,就不怕他死在戰場上麼?”戰在他身旁的一個婦人流出了眼淚。

“婦道人家,你知道什麼?老張不也把他的兒子送去參軍了麼?莫說我有兩個兒子,你也已經當了祖母,就算只有一個兒子,我也要送!你沒看成都府看出的巴蜀輿情上都說了麼,有一個老婆婆,把自己的三個兒子都送上了戰場,這才叫漢家的人!”那中年漢子道。

“王三說的在理,輿情上那句話怎麼說來著:覆巢之下無完卵,要西方蠻子真攻打下長安府,到時候就可以直接進攻我們川中了,到時候,我們還能活的好麼?”旁邊一個頭發有些花白的老漢道。

這老漢卻是如今一個村子的族長,人望頗高,他這話一說出口,那婦人神色已然悲傷,卻不再抱怨。

為了配合徵兵,雷東風特意從成都府編撰輿情的輿情部,要來了幾個人才,為此次出川抗敵刊出了幾個版面的徵兵文章。

帝國文化昌盛,作為日常輿論的和宣傳帝國思想的主要手段,輿情部在各行省基本都有設定。如成都府這樣的大城市,輿情更是每天都刊出一期,免費在廣場、商業街道對四民發放。

加上帝國普及三年義務教育,基本人人識字,所以雷東風瞭解到這些後,就在徵兵過程中運用了輿情的力量。

果不其然,大散關附近的居民,在這輿情宣傳和對帝國歸屬感以及雷東風所給出的優厚募兵條件下,報名極其踴躍。

如剛才王三那樣毅然將自己兒子送上戰場的,更不在少數。

此刻,雷東風站在十餘丈高的大散關的城樓上,俯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