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在延津辦了個“延津新學”,新學開辦半年,小韓到新學演講六十二場,平均三天一場。小韓沾沾自喜,把這些都當政績向老費作了彙報。因延津歸新鄉專署管,陪同老費巡視的還有新鄉的專員老耿。老費在延津沒說什麼,第二天回到新鄉,老耿陪他吃中飯,邊吃,邊說這次的巡視。當時新鄉下轄八縣,老費轉了五縣;說到其他四縣,老費沒說什麼,說到延津,老費皺了皺眉:

“那個縣長小韓,是誰弄來的?”

這個縣長小韓,就是新鄉專署專員老耿弄來的;小韓他爹,是老耿在日本名古屋商政專科學校留學時的同班同學。但老耿已看出老費不喜小韓,便說:

“正常遴選上來的,正常遴選上來的。”

老費:

“老耿呀,我也不懂,他小嘴不停,是做縣長的材料嗎?治大國如烹小鮮,五十年固守一句話就不錯了;他半年講了六十二場話,他都說些啥?”

老耿嚇出一頭汗,忙說:

“他沒說啥,他沒說啥。”

老費:

“料他也說不了啥。一個學生娃,能說啥?他說啥沒啥,只是這愛說,就讓人厭倦。”

又說:

“他愛說沒啥,又誤人子弟,教娃們去說,事就大了。是要把全縣的人都變成小嘴不停嗎?族人皆小嘴不停,述而不作,接著就天下大亂了。”

老耿忙說:

“我回頭說他,我回頭說他。”

老費正色: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他都快三十的人了,不是個娃,能說回來嗎?我看是說不回來,也許你老耿本事大,能把他說回來。”

老耿擦著頭上的汗:

“我也說不回來,我也說不回來。”

老費回鄭州第二天,老耿就把小韓給撤了。其實老耿對省長老費對說話的看法,並不苟同;況且,人說話多少,和能否當縣長是兩回事。何況誨人不倦,有教無類,也是聖人的意思。小韓雖愛亂說,但沒亂動,頂多像他的前任老胡愛做木匠活一樣,是種個人癖性;恰恰是述而不作,壞不了什麼大事。但他看省長老費認了真,怕由小韓牽涉到自己,還是毅然決然,撤了小韓。小韓來延津時一番壯志,沒想到歪嘴騾子賣了個驢價錢,吃了嘴上的虧,大半年工夫就得草草收兵。聞到訊息,他急如星火趕到新鄉,找到老耿,還有些倔強和不服:

“叔,憑啥撤我的縣長?我錯在哪兒了?你們講理不講理?”

接著就開始與老耿講理,從歐洲諸強講起,又說到美國,又扯到日本的明治維新,說些開辦新學的好處。小韓不講理老耿還有些同情他,他一講理,老耿又覺得撤他是對的。老耿止住他不停的小嘴:

《一句頂一萬句》 第二部分 出延津記 第六節(2)

“賢侄,你說得沒錯,你講的理也沒錯,錯就錯在,你生錯了地方和年頭。”

小韓一愣:

“我應該生在歐洲、美國或日本?”

老耿:

“不生在這些地方也行,生在中國,能和聖人生個前後腳,也不辜負你的才幹。”

小韓:

“我去學堂演講,並不是為了教書,是為了救國救民……”

又要跟老耿理論。老耿皺了皺眉,再一次止住他:

“我也不是讓你去戰國教書,恰恰是為了讓你去救國救民。如何救國救民?放到戰國,就你的材料,正好去當說客。說客不憑別的,就憑一張嘴。但他不是說給不懂事的娃兒們,是說給君王;說給娃兒們頂個球用,要管用還得說給管事的不是?你說得好,你身掛六國相印,也給老叔帶些福氣;一旦你說得不好,你的腦袋,‘咔嚓’一聲可就沒了。賢侄,我想知道的是,大殿之上,此情此景,你能說得好嗎?”

此情此景,小韓倒第一次被人給說住了,愣在了那裡。

小韓離開延津回了唐山,“延津新學”也壽終正寢。像當初老汪的私塾一樣,徒兒們都作鳥獸散。眾徒兒和楊百利由新學到縣政府的願望也隨之破滅,老楊由縣政府到豆腐的理想也煙消雲散。學校散了,楊百利本該重回楊家莊跟他爹做豆腐,但他沒有回去。沒回去不單像楊百順一樣,討厭他爹老楊和豆腐,而是他在新學的半年中,結識了一個好朋友叫牛國興。牛國興是個大頭,他爹是“延津鐵冶場”的董事。楊百利和牛國興本不同班,因兩人都對“新學”和讀書不感興趣,愛和一幫孩子偷偷從教堂跑出去,用粘竿粘知了,用彈弓打鳥玩,成群結隊,志同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