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部分

妾,但是自家兒子,還是要區別對待的!她已經想著給兒子屋裡塞兩個美貌的丫鬟了。

李恪這幾年都在封地,據說乾得很不錯!他把王妃都帶過去了,據說又添了倆兒女,第一個兒子已經會打醬油了。他繼承了他的外祖父的風流,王府中的姬妾是幾個兄弟中最多的,這讓李承乾總是很惡意的懷疑他就是光用下半身思考的傢伙。

皇族的子嗣興盛也是可以反映一個皇朝的情況的,大凡盛世,皇族總是子嗣興旺,雖然很有可能鬧出兄弟鬩牆的禍事來,但只要不傷筋動骨,一切都好說。一般到了朝代的末期,皇室子嗣就比較艱難,有時甚至會出現君王駕崩,找不到繼承人,只能從旁支裡挑選才行。

長孫皇后那邊聽說有個宮女懷上了孩子,送過來的書信比平常厚了好幾倍,隨之而來的還有各種補品,也不知道她是怎麼想的,要賞賜什麼東西,還要大老遠從洛陽送過來,實在是沒有經濟頭腦。

而兕子他們聽說自己又將多一個侄兒或是侄女,紛紛來信表示了他們的期待,兕子和李治甚至已經在信中表達了他們想要給自己的侄兒還是侄女取名字的慾望,兩個小傢伙已經商量好了,若是侄兒,就由李治取名字,若是侄女,命名權交給兕子。李承乾回信表達了自己對他們好意的感激之情,然後,很是委婉的說道,小名可以給他們起,而且要多擬幾個,以備挑選。至於大名,還是算了吧,心領了!李承乾可不想自己的兒子還是女兒頂著一個小白一類的名字。他很久之前就對兕子他們取名的能力不報希望,兕子養過一隻兔子,它的名字叫短尾巴,而李治給自己的紅色馬駒取了個名字,叫小紅,這實在讓李承乾與我心有慼慼焉。雖然對那個孩子的出生並沒有多大期待,也沒多少感情,但畢竟還是自己的骨肉,弄個弱智的名字,說出去豈不是很沒面子。

已經快到秋天,李承乾在書房裡看著刑部的那些刑訊記錄,實在是有些打不起精神來。

死刑在古代還是一種很慎重的刑罰,除非是那種大逆不道的不赦之罪,否則都是留有餘地的,判處死刑的案子都要交給皇帝做最後的判決,有的時候,皇帝覺得心情好,沒準就赦免了死罪,不過這種事實在是很少發生。說起來,要皇帝拍板,但是,皇帝又哪有精力管這麼多,一般只是粗粗一看,直接勾決。而幾年前,這項權利已經移交到了東宮,李世民還專門讓房玄齡他們教導李承乾《貞觀律》。

古時候法律和現在差不多,也是經常修訂的,亂世法律比較嚴苛,盛世就要寬鬆許多。像貞觀律就比武德律要寬鬆一些。廢除了斬趾酷刑,增設加役流,還縮小了族刑、連坐的範圍,這已經算是很不錯了。至今,《貞觀律》還在做著進一步的修訂,但是總體思想還是不變的。比如說,五刑,就是笞、杖、徒、流、死五種刑罰。還有所謂的十惡不赦之罪,說的就是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犯十惡罪者皆處以重刑,不享有贖、免等特權,所謂十惡不赦,就是這個意思。當然,很多罪過都是有商量餘地的,那就牽涉到另一個概念,叫做八議。八議的物件主要指以下幾種人,親、故、賢、能、功、貴、勤、賓。總之不外乎皇親國戚,或者官僚貴族。這些人只要不是犯了十惡罪,其他罪行都可以透過各種途徑減輕或免於處罰。畢竟,每一朝都是有特權階級的。再加上請、減、贖、當、免及化外人有犯、類推、死刑復奏等基本原則和制度,貞觀律的基本構架也就全了。

一般情況下,外放的官員最起碼的要求就是要熟悉貞觀律,科舉中,就由專門的明法科,雖然報考的人一向不多,但是,他們只要能夠考中,都能外放為一方官員。而如今官員出任前要進行培訓,其中也有對貞觀律的熟悉工作,以免發生謬誤。

李承乾要做的也就是看一下那些案件判決是否符合貞觀律,這些都是刑部確認過的,也不用他操心,只要他往上蓋上太子的印璽就行,至於是否冤枉,那是審案的人該做的事情

第七十五章

這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時候,空氣中充斥著甜蜜的花香,潔白的槐花盛開在枝頭,有玲瓏的蜜蜂在花間穿插飛舞。花園裡的薔薇花也開了,顏色各異,層層疊疊,爭相鬥豔。

李承乾素來覺得牡丹芍藥太過嬌貴,又覺得薔薇也是嬌美可人,他東宮那邊的花園裡由此種上了大片的薔薇,在這花開的季節,如同花海一般。

就在這繁花盛開的季節,吐蕃來人了。

吐蕃前些年打著與大唐同進退的旗號,對敗逃的吐谷渾發起了攻擊,很是賺了不少好處,因著藏邊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