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巔峰的老狐狸已經開始為自己的外甥鋪路了!而羅藝就是李承乾登上那一個位置的一塊絆腳石,只有被毀滅的命運。
這是一場博弈,代表新貴的隴西貴族與代表舊勢力的山東士族的博弈,無論是李承乾還是李恪,都只是放到檯面上的棋子,或者說好聽一點,就是代言人。李承乾默默地思考著,心中不禁有些倦怠,無論是前世還是今生,總是免不了這些勾心鬥角的事,不過,若要好好活著,這些就不能放下啊!若想按自己的意願活著,就要做下棋的人!忽然想到當年的楊廣,為了皇位,做皇子的時候一步都不敢出差錯,等做了皇帝,想必是壓抑太久了,就開始任性妄為起來,可是那個位置是最容不得上面的人任性的,結果他成了古往今來最大的敗家子,生生把個隋朝敗了個乾淨。
李承乾如今也容不得胡思亂想,那邊羅藝差不多是打定主意不讓他回去了,關在營帳裡,什麼都沒有。他努力讓自己心情平復下來,開始按照一種簡單的養身心法調息起來。這種養身心法是當年蘇家祖上傳下來的,但誰也沒練出什麼名堂來,不過確實能讓人身體康健,精神煥發就是了,如今李承乾也沒有別的辦法,他雖說學過幾手散打什麼的,但他可不認為自己能以這八歲的小身板逃出去。為了將自己從空虛的感覺中脫離出來,努力排除了心中的雜念,李承乾真正陷入了物我兩忘的境界,挽救了他這條小命。
而長安此時也是劍拔弩張,李世民大膽行險,用了疑兵之計,長安城下數十里都是臨時趕製的軍旗,來迷惑突厥人。而另一邊尉遲敬德和侯君集帶著兩萬人悄悄出了長安去伏擊敵人,這是攻心之策,只看頡利上不上當了。
渭水河畔,李世民帶著六騎與頡利相遇了,他毫不客氣地怒斥了頡利的背信棄義,就在頡利驚疑不定之時,他聽到了左翼大軍戰敗的訊息,偏偏右翼大軍是突利的兵馬,他雖是突厥的可汗,可是眼紅這個位置的人還有很多,比如突利絕對不會甘心損失自己的兵馬,讓頡利得利的。
大唐此時也不好受,突厥未退,而屋漏偏逢連夜雨,李建成當年聯合的一幫李淵庶子也舉起了反旗,想要東山再起。李世民不得不派尉遲敬德等人前去鎮壓平叛。群臣中有人提出了一個弄不好就遺臭萬年的點子,盡出大唐府庫的財帛,換取突厥退兵。反正突厥人跑到中原來為的就是這個,誰也不樂意頡利真的佔據中原,那簡直就是讓那些突厥貴族再也沒有掌權的機會了,這就等死吧!
是死戰到底還是效仿勾踐臥薪嚐膽,這確實是個問題,李世民不想自己被後人罵作亡國之君,苟且偷生之輩,又不願意真正亡了國,最終,他還是決定做勾踐,也不得不去做了。這個他東征西討,最後弒兄逼宮才得到的國家他無論如何也不會放棄的。
突厥接到了李世民的議和條件,爭吵一夜,頡利終於順從了大部分部落首領的意願,答應了議和結盟。他不甘的看著那些部落的首領,眼中閃過的不僅是怒火,還有殺機。
渭河上的便橋上,大唐與突厥斬白馬為盟,結束了這場入侵,突厥退回了草原,大唐贏得了喘息的時間。
這是一場恥辱的和約,對大唐尤其如此,血的恥辱必須要用血來洗刷,大唐開始沉默著發展,等待下一次的爆發。
而李承乾目前卻不太妙,羅藝正和程知節對峙,而程知節剛剛打算讓兒子和李恪的姐姐清河公主聯姻,自然也要支援李恪作太子了,於是很乾脆地開始不時與羅藝發生點衝突,於是,原本還有點水和饅頭的待遇消失了,羅藝估計已經準備和李世民撕破臉了,直接打算餓死這個護身符了。
就在朝中為了對羅藝的態度爭執不休,李世民快要放棄這個兒子的時候,長孫無忌的計劃發動了。他買通了羅藝的部將楊岌,突然發動了兵變,幹掉了羅藝,平了燕遼。而李承乾奄奄一息地被送了回來。
第四章 太子
“承乾,從今以後,你就是大唐的太子!”從簡的冊封典禮過後,李世民坐在龍椅上,看著自己的長子,說道。轉載 自
李承乾點點頭:“父皇,兒臣知道!”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承乾,此次突厥來襲,我大唐內外交困,丟盡顏面,你既然身為太子,也要擔負起責任來!”
“父皇,兒臣日後願效仿衛青霍去病,揚威草原,封狼居胥,以雪大唐之恥!”李承乾高聲道。
“哈哈,好孩子,這才是朕的好兒子!”李世民大笑起來,“我李世民的兒子,永遠不會是懦夫、孬種!朕答應你,等你長大了,讓你領兵征討突厥!”
“兒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