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半鐘到摩薩臺的邸宅去捉摩薩臺時,被早有準備的摩薩臺調來的軍人給活捉了。這一切,都被摩薩臺透過新聞媒介公之於眾。這一下,全國的報紙向巴列維國王發起了猛烈攻擊,把他稱為“所有為自由、獨立而鬥爭的人們的死敵。”巴列維國王在政變之前為了避嫌,以妻子索拉姬身體虛弱、需要療養為藉口,飛往裡海之濱的臘姆薩爾去靜候政變的成功。出乎巴列維國王意料的是,政變流產了,自己成了眾矢之的。訊息傳來,巴列維國王別無選擇,只好儘快出逃,躲避這次殺身之禍。巴列維國王與妻子索拉姬匆匆忙忙、慌慌張張地在臘姆薩爾登上了國王座機,飛往伊拉克首都巴格達。
1953年8月16日,在令人眩目的晌午的驕陽的照耀下,一架不明國籍的雙引擎飛機,突然出現在巴格達機場上空。這架飛機既不公開申報自己的身份,也不想同機場指揮塔臺取得聯絡。當時,機場上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的伊拉克人正在迎候他們年輕的國王從某地視察歸來。
轉眼之間,這架“山毛櫸”式雙引擎飛機驟然下降,然後徐徐滑行到巴格達機場的一個最冷僻的角落。坐在一輛小吉普上的警察,怒氣衝衝地開到了剛剛停穩的飛機旁,隔了一會兒,又飛也似地往回開去,吱嘎一聲,停在機場經理辦事處前面。一位職員跳下汽車,快步走入機場經理辦事處的辦公室,抓起電話機,向此刻正在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