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28部分

被擊毀的美軍坦克很快就被拖了上來,工兵還在設法修復坦克的動力系統,這樣坦克就能自己開回去了。為了確保這幾輛坦克能夠送回去,交給技術人員研究,古迅雷還專門安排了一個警衛排去守衛,在陸戰隊到達之後,這幾輛坦克交給了陸戰隊去處理,而古迅雷也在這個時候拿到了這些坦克的情報。

被摧毀的這幾輛坦克是美軍在年初才開始大批次生產的M26重型坦克。這也是美國為對付唐帝國與德國的坦克優勢,而研製的重型坦克。從各方面來講,M26針對的對手不是25式坦克,而是德國陸軍裝備的“虎”式,以及“虎王”式重型坦克。而25式實際上只是中型坦克而已,唐帝國與“虎”式匹配的是24式重型坦克,也被稱為24甲型坦克。

唐帝國陸軍在發展坦克方面,與海軍發展航母有很多相似之處。坦克是在第一次全球戰爭後期誕生的,而且從踏上戰場的那一刻開始,坦克就註定將成為陸戰之王,將成為陸的戰場上的霸主,可在最初的時候,唐帝國並不是很重視坦克。直到第一次全球戰爭結束前的一年多,唐帝國的第一種坦克才正式投入實戰使用,這也就是0式坦克,該坦克從研製到裝備部隊僅僅花了一年的時間,實際上基本上是照搬了英國的MK1型,在效能方面並不怎麼樣,而且直到戰爭結束,也僅僅只生產了不到一千輛而已,在戰場上並沒有發揮出多少作用,戰爭就結束了。

第一次全球戰爭結束後。幾乎所有的國家都在大規模裁軍,以減輕經濟上的壓力,把重點放到恢復國家經濟上來。唐帝國也一樣,在戰後到經濟危機爆發,唐帝國也在裁軍。當時陸軍提出了幾種坦克的設計預案,可絕大部分都只停留在了圖紙上,而沒有真正的製造出來。甚至連樣車都沒有。除了軍費之外。坦克在戰爭中的用途,在當時還是一個沒有人敢肯定的未知數。因此,唐帝國陸軍在是否需要優先發展坦克的問題上一直是猶豫不決。而隨著經濟危機爆發。國家更無力支援大規模的軍事科研,海軍在當時受到的影響就相當大,比如當時設計的第一種航母就難產了,而陸軍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陸軍提出的好幾種新式坦克的研製工作都無果而終。

到13年,也就是經濟危機結束,薛希嶽首相上臺之後,大戰已經露出了端倪,接著幾個主要強國在海軍軍備條約方面產生嚴重分歧。世界主要列強都開始了備戰工作。帝國海陸兩軍的春天在這個時候到來了,海軍的“皇帝”級航母。“尊嚴”級戰列艦,“李靖”級大型巡洋艦(當時還不是防空巡洋艦)都是在這個時候出臺的。陸軍也在當時提出了數種坦克的設計方案,並且很快都得到了採納。更為重要的是,當時唐帝國陸軍設計的坦克從後來的輕型坦克到重型坦克,幾乎樣樣俱全,設計師在沉寂了十多年之後,提出了十幾種設計方案。而這一點在其他國家是很少見的,因為在當時,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陸軍認識到坦克還要分輕重。可惜的是,當時很多研究都太超前了,比如在15年的時候,設計師就提出了“全電動”坦克的設計方案,而世界上第一種大規模服役的全電動坦克是在戰後60多年才研製成功的。另外,分成了好幾個方向的設計也分散了設計經費,而當時陸軍需要的是一種能夠與其他國家的坦克相媲美的,效能適中的,價格便宜,操作方便,能夠大規模裝備部隊的坦克,而不是一些科幻小說中的坦克。因此,很多設計方案實際上都只是一紙空文,而真正落到實處的也就那麼兩三種設計而已。

戰爭爆發前,唐帝國陸軍有三種主要型號的坦克。

一種是17式,該坦克戰鬥重量近6噸,乘員3人,裝備4挺機關槍,裝甲厚度6…12毫米,最大速度每小時37公里。效能基本上與德國陸軍的1號坦克接近。這實際上算不上是真正的坦克,只是在戰爭爆發初期投入到了朝鮮戰場與南洋戰場上使用,隨後就被淘汰掉,部分改裝成了自行火炮,另外一些則留在後方用來培訓。

另外一種是19式坦克,該坦克戰鬥重量11噸,乘員4人,裝備一門60倍徑的25毫米火炮,三挺機關槍,裝甲厚度15-30毫米,最大速度每小時40公里。效能基本上與德國陸軍的2號坦克接近。這也是帝國陸軍的第一種主力坦克,在戰爭初期大規模使用,特別是在朝鮮戰場以及南洋戰場上,該坦克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是戰爭爆發時唐帝國裝備的戰鬥力最強的坦克之一。可隨著戰爭的發展,特別是在與俄羅斯開戰之後,該坦克的效能就顯得相當落後了,因此從23年開始,該坦克陸續被撤出了一線作戰部隊,其中大部分被改裝成了自行火炮,另外一部分則援助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