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負殿後任務的朱德,最終組織起南昌起義部隊的〃上山〃力量,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第一號軍人?
◇BOOK。◇歡◇迎訪◇問◇
第38節:〃圍剿〃(29)
從極端之處說:恰恰是起義部隊南下廣東的失敗,使朱德面臨歷史的機遇。
八一南昌起義僅僅是朱德威望和地位起始的低點。起義部隊對朱德的認識,經歷了一個不短的過程。
不論是起義之前還是起義進行中,組織指揮起義的核心領導成員中沒有朱德。起義當天晚上,前敵委員會分派給朱德的任務,是用宴請、打牌和閒談的方式,拖住滇軍的兩個團長,以保證起義順利進行。陳毅說,朱德在南昌暴動的時候,地位並不重要。也沒人聽他的話,大家只不過尊重他是個老同志罷了。
朱德沒有基本部隊。起義軍主力十一軍轄8個團,由葉挺指揮。二十軍轄6個團,是賀龍部隊。朱德是九軍副軍長,九軍當時就是個空架子,沒有軍長,參加起義的只有軍官教育團3個連和南昌公安局2個保安隊,500人不到,只能算1個營。
朱德說:〃我從自南昌出發,就走在前頭,做政治工作,宣傳工作,找尋糧食,……和我在一起的有澎湃、惲代英、郭沫若,我們只帶了兩連人,有一些學生,一路宣傳一路走,又是政治隊,又是先遣支隊,又是糧秣隊。〃
他率領的不是戰鬥隊。
在三河壩完成阻擊任務時,真正是他從九軍帶出來的人員,已經沒有幾個人了。基本力量是周士第的二十五師,還有周邦採帶回來的部分二十四師人員。三河壩這個攤子,已經是個損兵過半、四面都是敵人、與上下左右皆失去聯絡的爛攤子,思想上組織上都相當混亂。
到底怎麼辦,只能由臨時負責的朱德做出決斷。
朱德就是在這個非常時刻,面對這支並非十分信服自己的隊伍,表現出了堅強的領導能力。
在商量下一步行動方針的會議上,一些同志覺得主力部隊都在潮汕散掉了,起義領導人也都撤離了,三河壩這點力量難以儲存,提出散夥。
朱德堅決反對解散隊伍。他提出隱蔽北上,穿山西進,去湘南。
這真是一個異常嚴峻的時刻。沒有基本隊伍、說話沒有人聽的朱德,接過了這個幾乎沒有人再對它抱任何希望的攤子,透過他異乎尋常的執著,為困境中和混亂中的隊伍指明瞭出路。
茫然四顧的人們,聽了他的話。
三河壩還不是谷底。谷底在天心圩。
部隊雖然擺脫了追敵,但常受地主武裝和土匪的襲擊,不得不在山谷小道上穿行,在林中宿營。同上級黨委仍無聯絡。時近冬天,官兵仍然穿著單衣,有的甚至穿著短褲,打著赤腳,連草鞋都沒有;無處籌措糧食,官兵常常餓肚子;缺乏醫療裝置和藥品,傷病員得不到治療;部隊的槍支彈藥無法補充,戰鬥力越來越弱;飢寒交迫,疾病流行,部隊思想一片混亂。楊至誠上將後來回憶說: 〃每個人都考慮考慮著同樣的問題: 現在部隊失敗了,到處都是敵人,我們這一支孤軍,一無給養,二無援兵,應當怎樣辦?該走到哪裡去?〃
虹←橋←書←吧←BOOK。←
第39節:〃圍剿〃(30)
各級幹部紛紛離隊。一些高階領導幹部,有的先辭後別,有的不辭而別。
七十五團團長張啟圖後來在上海寫了一份《關於七十五團在南昌暴動中鬥爭經過報告》,向中央陳述當時情況:〃師長、團長均皆逃走,各營、連長亦多離開〃。
南昌起義在軍、師兩級設立了黨代表;團、營、連三級設立政治指導員。這一體制到1927年10月底崩潰。所有師以上黨的領導人均已離隊。只剩一個團級政治指導員陳毅。
軍事幹部也是如此。在天心圩不僅師長周士第、黨代表李碩勳離隊,七十三團團長黃浩聲、七十五團團長張啟圖也離開了部隊。師團級軍事幹部只剩一個七十四團參謀長王爾琢。
領導幹部如此,下面更難控制。營長、連長們結著夥走。還有的把自己部隊拉走,帶一個排、一個連公開離隊。
剩下來的便要求分散活動。林彪帶著幾個黃埔四期畢業的連長找陳毅,說:現在部隊不行了,一碰就垮;與其等部隊垮了當俘虜,不如現在穿便衣,到上海另外去搞。
後來人們把這段話作為林彪在關鍵時刻對革命動搖、想當逃兵的證據,其實言之過重了。在當時那種局面下,地位比林彪高且不打招呼就脫離隊伍的人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