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部分

項費用,共計135400元。

面對13。54萬的成本,你還會毫不猶豫地投資讀研究生嗎?如果研究生畢業以後月薪比本科生高出1000元,那就需要用11年的時間才能賺回這筆成本!更何況當本科生工作到第四年月薪4000元以上的時候,應屆畢業的研究生可能只有2500元甚至更低的月薪。

/*85*/

《讀大學,究竟讀什麼》第三部分

碩士不碩,博士不博

碩士不碩,博士不博

還有一些人想讀研究生並不只是因為找不到滿意的工作,而是想透過研究生階段的學習讓自己的能力更上一層樓,從而讓自己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更能勝任以後工作中將要面臨的重任。抱著這種心態去考研當然是無可厚非也是很值得讓人學習的,但是,好的出發點不等於一定會有好的結果,讀完碩士或博士並不等於工作能力更強。

如今很多研究生不過是導師的廉價僱工,整日幫導師從事一些簡單而機械的工作,得到的薪水低得可憐,能力也很難得到什麼鍛鍊。還有很多研究生自以為有了碩士或博士學位就進了高薪的保險櫃,不但沒有鑽研學術,也沒有參加社會實踐,到頭來不過是將一年又一年的青春荒廢掉。有些人本科四年都沒有學到什麼東西,研究生三年或者兩年時間裡又能學到什麼呢?

“在我們看來,博士雖然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但我們更會選擇像本科生、碩士生中的技能型、複合型人才。”郭先生從事人力資源工作多年,他說,每到招聘時,他們就會收到不計其數的簡歷。以前是本科生居多,碩士生搶手,今年一下子有十幾個博士生來應聘。但是到目前為止,他們仍然沒有通知一個博士生來面試。“企業用人很務實,適合才是最好的,學歷高固然是件好事,但是學歷高不代表能力強。”

《北大畢業等於零》一書的作者王文良先生在一次講座中也談到了博士學位和工作能力的問題:

《北京人才市場報》曾經刊登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學生本科畢業的時候覺得學歷太低,於是決定報考研究生,研究生畢業的時候他仍然覺得學歷太低,於是考了博士。等他讀完博士再去找工作的時候,發現找一份滿意的工作還是很困難,找了好久也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他就抱怨:“誰能告訴我,我怎麼能走出這個誤區?”我在演講的時候經常舉這個例子。我覺得,博士把學歷看得太重了,我有了博士學位就該怎麼樣,現實生活當中未必。我在格林科爾做銷售總監的時候,我的下屬當中有很多博士,而且年齡比我大,工作經驗比我豐富。在銷售這一點上他們不如我,我依然可以做他們的上級,做銷售總監,而他們有的可能做銷售經理,有的比經理還要低,做一個專員,雖然他是博士,而我只是一個本科生。

讀研究生不一定能夠讓自己更有能力,而如果本科一畢業就參加工作,在工作的過程中必然能夠得到充分而全面的鍛鍊,除非他主動放棄這種鍛鍊。

假如有兩個能力差不多的人,其中一個本科畢業後留在學校讀研究生,而另一個成為了某公司的職員。讀研究生基本上沒什麼壓力,很多課都可以逃,期末考試可以隨便應付,畢業論文要想及格也是很容易的事情,所以這個選擇讀研究生的人可能在睡懶覺、打麻將、看影碟之中度過三年光陰。

而工作的壓力卻要比讀書大得多,老闆既然花錢請了你,他就總會覺得這筆錢可以買你做任何事情。就拿業務員來說,這個月完成了10萬的業務額,老闆下個月就會給你15萬的任務。當你下個月完成了15萬,再下個月的任務可能就變成了25萬。這種壓力雖然讓人絲毫不敢懈怠,但卻足以讓一個人得到充分的鍛鍊。於是,三年以後,讀研究生的那個同學除了有一紙碩士文憑,可能什麼都不會;而那個參加工作的或許早已成為了企劃經理或者市場總監。

於是,很多碩士生或者博士生畢業以後成為了自己幾年前本科階段某位同學的下屬,甚至可能曾經的同學早已開了公司,自己卻只能將碩士或博士學位作為進入他們公司的資本。我原來在一家IT公司上班的時候,一位中學同學讀完了兩年制的研究生,帶著求職材料志在必得地來深圳找工作。他在網上投了很多材料,而且每天都要去人才大市場,可一直沒有公司通知他面試。後來我只好以權謀私,將這位同事招進了我當時任職的公司,在我負責的部門擔任一名普通的職員。後來我自己成立了一家文化公司,相繼又有幾位昔日的同學在研究生畢業之後想加入我的公司。

在網上曾看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