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意下如何?不如遂了他的願,藤九郎信近從此在世間消失。”
“你是想讓那個忍者代替我?”
“下野守大人會以為自己的計劃成功了。”
“哦。”
“殺了信近公子,同時讓於國揹負不貞之名……或許他還會說,與於國暗中來往的原本就不是信元,而是信近……”
“你是說,他會散佈這樣的謠言?”
“在下斗膽這麼認為。”
波太郎壓低聲音,繼續道:“如果信近公子答應就此‘死’去,我會讓於國隨您一起去‘死’。”
“於國小姐也——”
“對。”波太郎轉換了語氣,婉轉地說道:“在下在出雲國有一個朋友。他是簸川郡杵築大社一個小神社的鐵匠,雖身份卑微,但和在下卻是知己。他姓小村,叫三郎左……”
信近靜靜地聽他說話,一言不發。波太郎似乎想讓於國將那裡作為安身之所。他知道波太郎想對他說,若無藏身之處,可暫且與於國在那裡棲身。
但他沒有回答,走到院子裡。蟲鳴劃破了夜晚的寧靜。“多謝你。聽了這番話,我已打定了主意。”
“決定去——”
“暫且作此打算。”
“多保重。”
信近邁步離去。蟲鳴間斷了一陣,然後又響了起來。後門傳來看家犬的狂吠,說明信近已經平安到達了小門。
城門外傳來了吊橋吱吱呀呀的聲音。
“於國。”波太郎對昏暗角落裡的於國說道,“不必傷心。你只是看到了塵世的人心。可憐的……卑小的……人心。好了,沒什麼好悲傷的。”
月光越發清冷、明亮,胡枝子的葉片掛上了露珠。當吊橋重被吊起,周圍除了蟲鳴,再也不見別的聲響。
第九章 小豆坂之役
天文十一年,秋。
連日未雨,城中十分乾燥。城裡處處篝火。紅色的火焰映在白色的牆上,出征前夜的駿府城中心彷彿聳立起海市蜃樓,顯得格外美麗。今年二十四歲、微微有些發胖的駿河之守今川治部大輔義元不時敞開緊貼鎧甲的衣襟,擦一擦腋下的汗水。他還未戴上華麗的頭盔,而是把它掛在了身後的床上,但是胳膊和腿上都已戴好了護甲,顯得格外威武。他赤著腳,腿上搭著一塊鹿皮,坐在榻榻米的凳子上。
壯行宴已經準備妥當。白楂兒的三方臺上擺著勝慄,還有佐酒的海帶。
只待邊城訊息一到,便馬上喝了壯行酒,摔杯出征。
義元身邊坐著他的老師和軍師——臨濟宗高僧太原雪齋禪師,他臉上掛著一絲不易覺察的微笑。兩側是家臣元老,一氣排下,這和尾張織田信秀的家風迥然成異。
義元之母乃中御門大納言的女兒,出身高貴。他臉上淡淡擦了粉,描眉塗唇。容貌、裝束無不流露出貴族的優雅,但他的體格和眼神中卻有不同尋常的陽剛之氣。義元在十八歲那年春天便繼承了兄長的家督之位,在動盪中磨鍊出一身硬朗的骨骼,成長為強悍的武將。
“我們的敵人是甲斐的武田。還有……”他總是小聲告訴大家,“還有父親的舅父北條早雲的兒孫……”他時時提防著自己的堂兄弟們,卻從未將尾張昀織田氏放在眼裡,也從未想過織田氏會成為自己的絆腳石。義元受母親影響,從小就一心向往京都文化。當他在富士的善德寺出家,埋頭於學問之時,這種嚮往愈發強烈了。京風中的安逸祥和是所有人的追求。到底誰能將此風流佈天下,讓萬民均得以享受安逸和祥和呢?
今川氏原本屬足利一族,在東海岸駿、遠、三一帶,與吉良氏並稱兩大望族。基於出身高貴的自豪感,少年義元決心在世間普及貴族文化。但兄長氏輝去世,十八歲的義元還俗繼承了大業。從此義元開始實現自己的志向。他首先重用親信太原雪齋禪師,決心讓駿河國內處處飄溢貴族文化的芳香。他制定種種法令並在民間貫徹實施,領民們對他十分景仰,紛紛稱其為仁主。當然,他的志向並不侷限於此。同源之族足利氏已經威嚴掃地,故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夠進京輔政,執掌大權。
如果說尾張的織田信秀是一個欲以武力興王道者,今川義元則是一個試用仁德化天下者。這次的戰爭,便是這位仁道者揮向尾張尚武者的第一刀。
山間應已秋風乍起,但今年的駿河卻與往年不同,天氣依然十分炎熱。
“怎麼還無人前來報信。”義元再次擦了擦胸前的汗水,小聲嘀咕道。
“不必著急。現在這個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