顆慈悲之心給天下蒼生帶來福澤。
“我們開始今天的課程吧。”
“是。”
“你知聖人孔子否?”
“知。著《論語》的孔子。”
“對。他有一個弟子,叫子貢。”
“子貢……”
“對。子貢有一日問孔子,何謂大治。孔子回日: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竹千代挺直身子,盯住雪齋禪師,雙眼如飢似渴。此子此前沒有接觸過昏庸無能的老師,令雪齋既感慶幸,又覺悲哀:“子貢又問:若不得不去掉一項,可捨棄哪一項?”
竹千代不語。
“食以果腹。兵以衛國。信乃人人之間相互信任。以松平氏為例,如果家族中人互不信任,那麼終歸要崩潰……”雪齋看著竹千代渴求的眼神,不禁笑了,“還是先聽聽你的想法。你認為,上面所言的三個條件,首先可以拋棄什麼?”
“食、兵和信?”竹千代又自言自語了一遍,然後小心翼翼答道:“兵。”
雪齋大感意外,久久地凝視著竹千代。一般之人,肯定以為武備第一,在這個亂世,武備勝於一切。“為什麼先要率先棄兵?”
“這……”竹千代歪頭道,“竹千代覺得,三者之中,兵為最輕……”他好像想到什麼,道:“人沒有食物無法生存,但扔掉了槍仍然可以活下去。”
“噢?”
雪齋故意驚訝地睜圓眼睛:孔子的回答和竹千代一樣!
竹千代微笑著點了點頭。
“但是子貢又問了。如果剩下的兩個條件也不得不放棄一個,你會作何選擇?”
“剩下食和信……棄信。因為無食,便無法生存。”竹千代自信地回答。
雪齋又笑了:“你好像對食物特別感興趣,是不是在尾張時餓過肚子?”
“是。三之助和善九郎一餓肚子,便會心情鬱悶,煩躁不堪。”
雪齋點點頭,他彷彿看到了三個孩子的艱難生活。“那麼,那時若是得到了食物,你是怎麼做的?”
“首先讓三之助吃。”
“接下來呢?”
“我。因為我不吃,善九郎就堅持不吃。”
“噢,你不吃,善九郎就不吃?”
“是。但是,後來三之助也不吃了。他跟善九郎學。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