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著重點出了一點:錦州之所以能兩次都將來犯的金軍殺敗,就是因為他們將人馬集合在了一處,如此在兵力上明軍就佔了極大的優勢。所以為了使其他的城池也能不懼金兵的攻擊,他下令讓所有在其他城池附近的人馬都撤進城池之中,將人馬集中在一處守城。
當這道命令釋出的時候,唐楓並不在山海關裡,而是去了寧遠,所以沒有人能勸阻住高第的這個決定。而且此次錦州的勝利卻是擺在眼前的,有這麼一個鮮活的證據擺在了自己的面前,他們即便心有懷疑也不敢講出來了。
所以一聲令下之後,山海關附近的人馬便開始陸續往城裡撤來。但是反對聲卻也不是沒有,但卻不是來自軍隊而是百姓。他的一聲下就要軍民都遷進城池之中,這對那些百姓來說卻是不能接受的,雖然他們在金兵殺來時也四處躲避,但現在金兵不是還沒殺來嗎?面對這些反對的聲音,高第全不當一回事,他看重的是軍隊而不是百姓,既然他們不肯捨棄自己的家園,高第也不會強迫他們,只不過想讓他取消自己已定的策略將人馬重新派出去卻是不能夠了。
第143章 高第的計劃(3)
命寧遠城將城外佈防的人馬盡數撤回城裡來的軍令放在了桌子上,袁崇煥皺著眉臉上陣青陣白的,看得唐楓心驚不已。好半晌後才問道:“袁兄你是怎麼了?這次高大人命各城將人馬調回來雖然並未與你商量,但這卻是他身為遼東經略的權利,你何以如此?”
在聽了唐楓的話後,袁崇煥的臉色已經越發地難看了,陰沉的如同他們頭頂那片烏雲密佈的天空。好半晌後,袁崇煥才嘆了口氣道:“逸之,看來你對軍事上的事情所知還是有限的緊哪。孫大帥之所以在這些城池之外設下要塞堡壘以及各交通驛站其作用與你在錦州城外如此佈置並無二致。雖然身處城外的人馬或有些許的危險,但是這些經過幾十年艱苦經營的堡壘其防禦措施已經不在各城池之下,所差者不過是兵馬的多寡而已。如果建奴真的要全力攻打他們,則我其他各處要塞的人馬以及附近城中的人馬便能及時出兵相助,使敵人首尾不能相顧,乃是守中帶攻的一個極妙主意,怎可因他的一句話而改變了原來的策略呢?而且現在我遼東隨著大帥之前的苦心經營,已經有了為數不少的百姓,現在要他們都棄了自己的家園又豈是一句話就能辦到的?可如果他們不隨著軍隊退進更為堅固的城池去,他們可就隨時會有被建虜殺害的危險,而若是隨大軍一同進到各城的話,只怕像我們寧遠這樣的小城可就人滿為患了。他怎麼會做出如此決定呢?”
“可是……”唐楓一聽袁崇煥的這番言辭,也覺得自己如此就認同了高第的話很是草率,但他隨即又想到了他提起的孫承宗以前在山海關裡所說的話,便問道:“那難道他所說的孫大人在之前于山海關中不準人將兵馬囤積在八里鋪的事情是假的嗎?”
袁崇煥一聲苦笑,終於知道了唐楓為什麼會上這個當了,只因為他對孫承宗太過信任,完全失去了自己的判斷能力。於是便靜下了心來,仔細地說道:“他所說的這個事例是確有其事的。不過當時的情況以及八里鋪的位置與如今各堡壘與城池之間的地理位置完全不同啊。他只是提到了大帥有這一說,卻並沒有提到當時的情勢。
“當時是建奴已經殺到了離著山海關不到二十里地的所在,他們的騎兵用不了半個時辰就能兵臨關下,人馬即便能趕到八里鋪都未必有時間做好一切防禦的準備。而且八里鋪在山海關的正前方八里處,一旦兵敗,建奴便可藉著勝勢,裹脅著我戰敗的大軍往山海關殺來,到時候我們守關的人馬就危險了。正如他所說的,若是堅守不出,我們的將士就要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同袍在城下被建虜殺害,但若是開城相救的話,在他們的身後便是來勢洶洶的建奴騎兵,這會將我們的守軍置於一個兩難的境地之中,所以大帥才否了這個決定。
“但是如今的情形卻全不相同,那些堡壘要塞離著城池都有著不短的距離,而且其防禦的工事也遠勝過當時的八里鋪,而且那裡的人馬也不是臨時趕去的,足可以抵擋住建奴的攻擊了。那日在椵木衝堡能取得勝利也是靠的這個緣故。
“而更要緊的是當日那一戰時,我遼東的百姓都已各自避開了,或是逃進了建虜不會殺進去搜查的深山之中,或是已經隨著大軍退進了關內,所以大帥只需守住山海關一地,將敵人驅逐便可。但如今的情況卻不同了,現在建虜尚未至,便要百姓們離鄉背井而走,他們一定不會肯的,我們守邊的軍士若是棄了這些百姓的話,只怕今後就無顏見他們了。”
唐楓這才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