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動不過是小動作,所以其他將士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高第也懂得適可而止的道理,所以在稍作調整後,便又停了下來,開始著手處理後勤糧餉的事宜。但當他仔細察看了數年來的記錄之後,卻讓他找出了一個疏漏之處,那便是如今登記在冊的遼東守軍不過六萬許人,可在孫承宗向朝廷領取軍餉時卻報上了十數萬大軍的用量,這讓他覺得一份天大的功勞來到了自己的面前。
不過謹慎的他並沒有急著就向朝廷,向魏公公稟報,而是將這些資料整理齊全之後,找了唐楓前來商量。在他想來,這是一個彈劾原先的遼東經略孫承宗的大好機會,作為和自己一樣為魏公公辦事的唐楓必會支援自己的做法,到時候兩人便能立下大功了。而既然自己肯將大功勞送給唐楓,那麼投桃報李之下,唐楓勢必也會支援自己之後的一些決策,為自己將人馬收束回山海關新增助力。
打著如意算盤的高第將這些材料給唐楓看了之後,卻發現他並沒有像自己所想一般滿心的歡喜,而是皺起了眉來。半晌後,唐楓才道:“高大人,我想此事一定有些什麼誤會。你我都在遼東各城池關隘裡去看過,這裡有多少人馬是一目瞭然的,我遼東確有十三萬多人馬,孫大人並沒有吃空餉。”
“既然如你所說,那怎麼登記在冊的人馬卻只有一半,另外的六萬人馬是從何而來的?”高第問道,他也記得自己看到的人馬當在十萬以上,可是卻不想放過這個唾手可得的大好機會。唐楓細想了半晌後才道:“我想這多出來的六七萬人馬是孫大人自己在遼東招募的吧。以遼人守遼土這是孫大人到了遼東後實施的策略,為了抗擊建虜的入侵,大人他將最肯上陣殺敵的百姓都招募到了自己的麾下,此事到了之前我們還在照做。這六萬多出來的人馬應該就是這麼來的,他們因為不是朝廷的編制,所以才沒有登入在冊,但是他們卻也實實在在地是在保我疆界,所以給他們發軍餉也是份所應當的。”
“可這不是在瞞騙朝廷嗎?若事情一旦敗露,你我可也要擔著不小的責任啊。”
“那依著高大人你的看法,我們該當如何處理此事呢?”唐楓問道。他並不覺得這樣做有什麼錯,不然孫承宗也不會向朝廷求餉了。
“如實上報朝廷,請朝廷定奪!”高第可不敢擔上如此重擔,立刻就說出了自己的看法。不過因為唐楓的態度問題,他並沒有將自己想借此參劾孫承宗的意圖說出來。
唐楓在愣了一下後道:“只怕這麼做很是不妥啊。若朝廷在聽了你的奏報後下令將那六萬許人遣走的話,我們遼東的防禦能力可就要弱上一半了。而且這也會大大影響到軍中計程車氣,到時就會給建虜以可趁之機了。所以我以為此法萬不可行。”
高第一想也是,自己本來就覺得在遼東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如果再因此而遣走近半人馬的話,自己可就真的太危險了。看著到手的功勞就此飛走,他也不無可惜地嘆了口氣:“唐大人你比老夫想得要周到一些,老夫就聽你的意思,不再將此事上報了。”
唐楓這才鬆了口氣,他這麼說話就是想保護已經回去京城的孫承宗,只是他現在的身份還是魏忠賢方面的人才不敢輕易為孫承宗說話。高第卻不知道在幫了唐楓一個忙的同時,自己也因為改變了主意而使唐楓對自己的看法大大的改觀了,唐楓見高第能從大局考慮,將此事隱瞞了下來,便覺得他是一個識得大體的人,比之前的王化貞更容易共事。
正因為有了這麼一個錯覺,所以唐楓對高第的戒備之心又低了一些。而高第卻依然在為了自己的大計而努力著,雖然如今看來遼東的一切都很是平靜,但他卻不敢肯定能這麼一直平靜地過下去。所以現在他必須更多地樹立自己在軍中的權威,只要將士們知道了自己能夠隨意調動他們,那麼以後他一旦下了什麼命令也就沒人會提出反對意見了。
而到了錦州檢視城防時,便讓高第找到了一個不錯的機會。
第141章 高第的計劃
到了錦州後,兩人先是四下裡檢視了防禦的措施,然後唐楓又取出了城池的佈防細圖,指著上面標註的一切向高第詳細地介紹起了錦州城的內外防禦來:“……所以有了這城外近萬大軍的駐守,以及城裡的兩萬許人的防禦,即便建虜再次出兵來攻,他們想順利奪下錦州城也沒有那麼容易了。”
聽了唐楓介紹了內外佈置的兵馬數量之後,高第便皺起了眉道:“可是如此一來的話,守在錦州城的人馬便會分散了。力分則弱的道理唐大人應該知道的吧?”
唐楓一愣,有些不服氣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