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遼東經略高第的奏章作為依據上呈給皇上了,畢竟他才是遼東軍政主管,此戰之所以能擋住近二十萬的女真大軍也必因為他指揮得當了。”
魏忠賢稍一點頭,也不說好,也不說不好,便看向了其他人。那些人見這個閹黨中的智囊已經開口了,便只當魏公公的意思就是如此,便也紛紛隨聲附和,都認為應該採信高第的奏報,至於那個寧前道袁某人的奏報當然不必當一回事了。更有人言道:“公公,這個高第乃是公公取得皇上信任後第一個推薦到遼東去的人,他能立下如此大功自然多靠公公您的慧眼識才,而那袁崇煥則不然,為了公公您的聲望,我們自然也應該將功勞歸於他高第了。”這裡都是閹黨的幹才,有些在外不能明說的話,在這裡是可以說出來的,反正也沒有人敢將之洩露了出去。
正當這個時候,魏廣微卻突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公公,下官卻以為應該採信那袁崇煥的奏報!在不久前就有監軍唐楓上了參奏高第的本章,說他只知將遼東人馬都撤到了山海關去,而且在寧遠被圍時不知援救。如今戰事一了,他高第卻將大功都攬到了自己的身上,恐怕就連皇上也不會輕易相信他的說辭的。所以下官以為,這次我們用來上報呈奏的還是選這袁崇煥的奏報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