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真正的大軍殺傷更大。
有了這種種的原因,再有大同那堅固的城牆作為後盾,明軍要擋住蒙古軍的進攻就不是什麼難事了。不過看著不斷殺來的蒙古人,已經有些日子沒有好好作戰的明軍守將們心裡還是有些恐懼的,這從他們的戰報最後就能體現出來。他們不但說了詳細的攻守情況,而且還再次向朝廷求援,希望趕快派足夠的人馬來到大同,以打退來犯之敵。
至於遼東方面,情況就簡單得多了。與金人之間的戰事已經不知道有過多少次了,遼東將士上下並不覺得驚訝,該怎麼防禦還是怎麼防禦。在這幾年裡,遼東的火炮又多了不少,那可是京城的火器局以及神機營新研究的犀利武器。這一次這些新式的武器很快就發揮出了它們的作用,無論是威力還是射程都遠勝以往的大將軍炮,這讓沒有準備的金人吃了不小的虧,還沒摸到城牆的邊呢,就葬送了不少人馬。
直到這個時候,金軍統帥豪格才明白之前自己的祖父、父親和叔父為什麼都會在遼東吃下大敗了,實在不是自己不給力,而是敵人太強大啊。不過初生牛犢不畏虎,年輕的豪格並沒有被幾次的失利所嚇倒,他依舊在想方設法地攻打著遼東重鎮錦州,只是不再象之前那樣強攻了,而是開始有策略地攻擊。
當看完遼東的戰報之後,唐楓欣慰地笑了。大明從來就不缺善戰的將領,現在遼東的滿桂等人個個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將,又有吳三桂、孫傳庭等年輕一輩的朝氣,足以將敵人擋在城牆之外了。
可是這一次唐楓的目的可不光光是將敵人攔住而已,他還有著更大的抱負呢。所以在朝堂之上,唐楓便再次重申了要出兵此二地的意思。思想上已經統一的朝堂,現在只是討論一個問題,究竟是先對付哪邊的敵人?
對此,朝中許多將領都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人說道:“如今的蒙古軍在戰力上遠不如金人,我們該當先難而後易。先將易於對付的蒙古軍打敗,那金人便成了孤軍作戰,到時候我們要取勝也容易得多了。”
可是也有人對此抱著不同的看法:“非也!我以為該先戰金人,只要將其殺退,蒙古軍自然會不戰而退,到時候還免了一番手腳呢。”
當然,還有更加特別,豪氣沖天的,提議道:“以我之見,該當兩面同時出兵。以我大明如今的實力,足以同時將兩路敵人盡皆殺敗了,何必非要分出個前後呢?”
這些或是對軍事略懂,或是隻會紙上談兵的武官們在殿上侃侃而談,直聽到其他人一頭的霧水,一時間委實是拿不出一個恰當的方法來了。
唐楓在旁看了半晌,知道自己若再任由這些人爭論下去,只怕金人殺到北京城下都未必會有一個結果。因為他們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有無法讓對方信服。所以在有了自己的想法後,唐楓便是一聲清咳。當時,整個殿上就肅靜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現在掌握著一切軍政大權的安國公的身上。
“蒙古人此番來襲,多半是因為受了金人的引誘,其實他們自身還有不少人是不想與我大明為敵的。所以大同的情況相比遼東是穩固得多了,我並不以為非要立刻出兵增援。”唐楓看了大家一眼,見沒人敢提出反對之後,才繼續道:“金人雖然一時沒能在錦州得到什麼便宜,但我們卻不能掉以輕心。遼東地方那麼大,有著許多的城池,若是他們改變了攻擊目標,對我們便很是不利了,所以我以為我們的重點還是應該在金軍身上。
“而且,剛才封大人說的也對,現在的蒙古只會仰他人鼻息,一旦金人敗了,他們便會不戰自退,我們根本就不用太過看重他們。我的意思,便是出兵遼東,這一次一定要將金人徹底打垮,打殘。各位可有什麼不同的看法?”
當然沒有人敢和安國公唱反調了,而且論起與金人作戰,這殿上的許多文武官員也沒有能與之相比的,他可是幾番與金人較量都不落下風的人啊。
見大家都沒有意見,唐楓便是一點頭:“既然如此,我們便可以安排各路人馬趕去遼東了。此次與金一戰,關係著我大明的國運和將來的對外方針,所以此番我要親自帶兵去遼東與敵一戰!”
此言一出,殿上群臣的面色就都變了,有驚訝的,有驚喜的,也有擔憂的,不一而足,很是精彩。這是出乎了在場所有人意料之外的,無論是親近唐楓的武將系統,還是依舊包藏著禍心,只是因為勢所迫,不得不虛與委蛇的文官們,都不敢相信唐楓會做出這麼一個決定來。
要知道現在唐楓的地位可不比以往了,那可是掌握著整個帝國實權的人哪。先不說去遼東參戰或多或少總會有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