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部分

安“八方”,以“(八方)”為“國”字。經此一改,武則天才鬆了一口氣。啟用了新字,武則天又將“詔”改為“制”,原因是“詔”與“曌”音近。

新字的推行,首先從朝廷開始,然後派快馬傳遞到全國各地。詔令天下,無論是制敕公文,奏書,報告,以及其他文字的東西,從落款到行文,都要毫無錯誤地使用新字,不允許有一丁點兒差錯。

乙未,司刑少卿周興奏除唐親屬籍。

春一月,戊子,在李唐宗室王公被清洗出朝廷之日,武則天大封諸武。

武承嗣是武則天同父異母的哥哥武元爽的兒子,和武則天最為親近,被遷為文昌左相,同鳳閣鸞臺三品,兼知內史事。

武三思是武元慶的兒子,也算武則天的親侄子,由右衛將軍累進夏官(兵部)尚書、春官(禮部)尚書,並監修國史。

武則天姑媽的兒子、表兄宗秦客因改造新字有功,被擢升為鳳閣侍郎。其二弟楚客、三弟晉卿亦被重用。

環視偌大的朝堂,幾乎有一半是武家的人。但武家畢竟就那麼幾個人,天下的官還要有外姓人當。但唐家老臣,新朝不取,李氏宗室及一些追隨者被酷吏整死後,朝廷的各個部門、各級官府急需大量的官員。選用才俊成了當務之急。

載初元年(689年)二月十九日,經吏部考試初選的數百名貢人,齊聚洛陽殿,參加太后武則天親自主持的殿試。此前歷朝歷代,大都推行的是九品中正制,即以門第為考校官員的主要標準。以文章詩賦取士,重才學而不重門第,它使一大批卓有才華的寒門之士得以文章顯達。自武則天朝往後,湧現了一大批透過科舉而走上政壇的賢臣和一大批文壇巨擘,如姚崇、宋璟、張九齡、陳子昂等

此次考試,還有一個重要的發明,即糊名制度,考試時把考生的名字糊住,可以有效地防止一些貪官汙吏作弊。直到如今,糊名制仍應用到各類考試中。

開除唐宗室,任用諸武,夏曆改周曆,文字改革,殿試選拔幹部,這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動作,就是要向眾人宣示,人間要改朝換代了,一個新的皇帝就要誕生了。

在新皇帝誕生之前,光有一些改革措施還不行。新皇帝尤其是女皇帝面世,還需要有神明的支援,還要透過某種手段,來取得民眾的認可。儒家語“牝雞司晨,惟家之索”,女人當政在人們的腦海中沒有合法性。武則天要平平安安地順利登基,還需要在自己的頭頂上安放一個神秘的光環,讓小老百姓們在潛移默化中向自己頂禮膜拜。

因此武則天指示薛懷義,在易姓前夜,加緊炮製一篇她是佛祖化身的經書來。有人問,武則天為什麼要藉助佛教給自己鍍金,而不是假手其他教,如儒家道家等。原因之一是儒家是反對女人當政的,道教的李耳先生是李唐的先祖。

離武則天預定的登基日子還有兩個月的時間,在武則天的直接過問下,薛懷義召募的九位僧人,終於把《大雲經》譯好了。《大雲經》早在後涼時就有曇無讖的譯本,全稱《大方等無想經》或《大方等大雲經》,此經原本不太引人注目。此次重譯也非正常的佛事註譯,幾個僧人主要是秉承武則天的意思,賦予《大雲經》以新的內容,已期達到為武所用的目的。這天薛懷義領著魏國寺僧法明等九位僧人,捧著“新版”四卷《大雲經》入宮謁見武則天。

武則天笑容滿面,降階來迎接這九位僧人,並在朝堂上賜座。薛懷義道:“陛下,臣等在重譯《大雲經》時,有一個十分重要的,了不起的發現。所以把《大雲經》獻給陛下。”

“什麼了不起的發現,說來聽聽。”武則天一副饒有興趣的樣子。

薛懷義從袖筒裡摸出一張小紙片,想照著上面寫的字回答,發現幾個生字又忘記讀音了,有些不耐煩,把紙片遞給旁邊的法明禪師說:“還是由你來給太后彙報吧。”

法明遂恭手朗朗奏道:“大白馬寺大德沙門懷義師、領著臣等九位僧人,透過對《大雲經》的註譯,考證出太后不是一般的太后,太后乃彌勒佛下生,當代唐為閻浮提主。”

話音剛落,站在朝堂西邊的文武大臣心裡一震,完全明白是怎麼回事了。但在這節骨眼上,誰也不敢站出來,當面觸太后的黴頭,大部分都冷眼看著,默默無語。

龍椅寶座上的武則天特別高興,探身問道:“汝等高僧大德,考證出本宮為彌勒佛下生,有何憑據?”

法明和尚往前走了一步,侃侃而談:“斯經卷四《大雲初分如來涅槃健度等三十六》稱,‘佛告淨光天女:大精進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