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46章 殿下這坑不是我挖的

不得不說,大唐初期真的是改革最好的時代,大唐初期的人口凋零,大量的土地荒蕪,即便是所有的百姓派發永業田,都依然有無數的農田閒置根本無人種植。

不像是各個朝代中後期土地兼併嚴重,大量的土地都集中在門閥世家地主鄉紳手裡,而這些人又都有大量的佃戶需要養活,改革根本沒那麼容易。

而現在的大唐初期根本沒有佃戶,部分擁有佃戶的門閥世家都是因為那些佃戶其實都是他們的非編戶在種植,而各家名下的土地也並不多,沒辦法,種不過來。

天下百姓不缺少土地,他們自然就招募不到足夠幫他們種植土地的百姓,單純的非編戶根本買不了那麼多。

更不要說大唐初期對於一百畝田地是有要求的,不允許土地荒蕪,當然一百畝土地也不可能都種糧食,各地根據特色,有些地方是要求部分土地要種植麻,蠶桑之類的。

之前是因為大唐的絹帛等是主要的產業,現在改革之後,百姓種什麼朝廷雖然沒有了強制規定,但李恪透過簽約的方式來控制百姓種什麼。

尤其是原材料的種植根本不可能少。

所以100畝土地也都不會閒置,如果不進行改革,等大唐到了中後期依然免不了土地兼併的局面,但現在既然李恪進行了農稅等部分改革,這就意味著大唐中後期的土地兼併是不存在了。

門閥世家想要透過土地控制大量的百姓也就自然而然不可能了。

在唐初這樣的局面下,可以說門閥世家對百姓的影響是最小的時候,而對於農稅改革之後,遭受門閥世家反對也是最小的。

李世民雖然不具備李恪這種後世的眼光,但看李恪操作了這兩年,而且李恪還沒事給他各種講解,李世民多少也知道了一些重要性。

現在大唐不缺地,缺人!所以要想辦法讓那些居住在山區的百姓都搬出來,讓他們能夠移民到那些適合種植莊稼的地方去!

願意移民的朝廷出路費,出糧食!到了地方直接安排他們種田!而且第一批都是優先分配良田給他們種植。

包括在青藏州的吐蕃百姓也是如此,只要願意搬到中原,也可以,給田!而像是一些山區的地方,比如說益州等地,雖然蜀道難,但蜀道中間也是有平原,也是有田地可以種的。

將大量的山民都遷徙下山,讓他們形成一個個聚集點,然後將周圍能種植的田地都分配出去。

不用擔心土地沒得分配,李恪不是說了嗎?還有南洋的呂宋等島嶼,那些島嶼上面的人太少了,而且都是還在吃人的野人,這些野人都消滅掉之後,能夠水稻三熟的地方,種什麼不好?

都是大唐百姓的天選之地啊!大唐現在2500萬百姓,這個數字就算是翻十倍,到時候都不缺少土地給他們種植!

所以李世民根本就不怕沒有田地可以分,如果不是超過一百畝這個數字,這些百姓也實在種植不過來,他都想多給這些百姓分配一些了。

而之前的朝廷之所以沒有強制移民以及推廣移民,是因為李世民很清楚,讓這些百姓移民很難,誰也不願意背離家鄉。

但是如果你讓他們看到了利益,看到了足夠讓他們心動的利益,那麼很多百姓又往往是離鄉最為積極的。

李恪有句話不是說的好嘛!百姓不想背井離鄉,畢竟去了陌生的地方人生地不熟?不要緊,你們整個村直接移民過去,依然是你們村,這次不會人生地不熟了吧?

哦,地確實是不熟,但是人不生就行,人是群居動物。

直接集體遷徙過去,還有什麼好說的?如果說一個村子不行,那就十里八村都給移民過去。

反正能夠這麼移民的地方往往也都像是那山越之地,幾乎都是十萬大山,住在山上的百姓太多了。

整體移民不是不可能,而是非常可能。

現在的百姓,只要讓他們吃飽,他們什麼都樂意做!畢竟李恪推廣的工人也好,還是工廠也好,主要還是集中在長安的周圍。

大唐太多的地方還沒有體會到這波福利待遇,所以對這些百姓來說,他們想要吃飽還是一個難事。

而現在,他李世民有糧了。

手裡有糧,他慌什麼?不慌!就像是這個混賬曾經跟他說過的,他外公要是有這麼多糧食,根本就沒大唐什麼事情了。

那大運河挖那麼點算什麼?如果能夠給百姓每天吃得飽,一天三頓飯,恐怕當年隋末的百姓能夠直接給將運河挖到北海去!

這就是糧食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