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於願意不願意撤離,那就看他們自己的了。
畢竟李道宗現在只是來“維持地區穩定”,而不是“干涉他國內政”。
雖然大唐有權利干涉他國內政,因為新羅女王都是李世民冊封的。
但他接到的命令就是不干涉,所以他只是通知。
那些百姓撤不撤那就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了。
新羅這邊通知了,當於令穩中求穩的推進到三座城市的時候,三座城市的百姓早已經有了心裡準備,守軍更是幾乎沒怎麼抵抗就直接撤退了。
上面都準備放棄了,抵抗沒有任何意義,這也是李道宗的意義。
因為他們的任務又不是徹底打敗或者是消滅敵人,所以抵抗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這種無意義的消耗沒有任何作用。
雖然都是新羅計程車兵,但他們也是人,也是士兵,重點是將來有可能是大唐的百姓,沒有必要無意義的消耗他們的生命。
對於百姓來說,這三個城池的有錢人,貴族,官員以及士兵都撤退的一乾二淨。
前者是怕被高句麗給幹掉,而後者則是因為軍令,他們必須撤退。
至於百姓,三個縣加起來接近十來萬的百姓,撤退回高句麗境內的大約有七萬人左右。
七萬人裡面,走向新羅更深的境內,投奔親戚之類的百姓大約有三萬,剩下的四萬人基本都集中在了大唐控制的三座城池的附近。
其中李道宗這裡就聚集多出了兩萬多人。
“我們的城池能容納多出來的兩萬人嗎?”李道宗看著這座縣城的官員樸信宗問道。
“回將軍的話,容納他們沒問題,城裡有足夠的位置可以臨時搭建窩棚,反正是夏天,也不用怕冷。”
“另外就是還有不少廢棄的房屋,這些房屋也可以臨時徵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