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0章 大唐改革綱要

李恪之所以這麼說,不是他胡編亂造的,而是他有根據的,因為他手裡面隨同而來的還有另外一份資料。

就是李恪剛剛接手監國的時候,那些透過朝廷國庫資料,以及每年的糧食收入計算出來天下大約有二到三成的土地根本沒有耕種,李恪不知道原因,讓民部和工部去調查。

當時李恪給出的期限是到今年的七月底,但是不管是工部的段綸還是房玄齡都說這個時間太緊張了,調查不出來。

那次朝會之後,李恪就直接將這個命令下達給了田蒙,讓他去負責調查一下原因,隨同調查的還有關於民間的毛驢和馬匹的存量,分佈區域等情況。

而現在,距離李恪下達命令過去了不到一個半月,他就收到了相關資訊的回饋。

民部和工部進度如何李恪不知道,但是他們說七月份都完不成,而現在馬上3月份就快完成了,這個效率比他們不知道提高了多少。

這裡面的差距,李恪沉思了起來,固然是因為悅來商行的任務較少,畢竟大唐的官員還要負責其他的事情,底層的官員數量嚴重不足。

或者說,大唐朝廷目前養活不了這麼多的官員,也不能說官員,準確的說是吏員和役員。

畢竟一些事情其實由吏員和役員來完成就可以了。

官在大唐指的是有正式品階的,放到現代就是正科,副科,正處等等。

而吏員在大唐則是由流外九等到流外一等來區分俸祿多寡和職位大小,有點像是合同工,沒有正式級別,但是也能保障你的收入,並且隨時有可能變成官員,由大唐的朝廷支付俸祿。

最後的役員,像是衙役等就屬於這一類了,這一類算是臨時工,就是臨時召集的,他們的月錢是由地方朝廷自籌俸祿發放的,甚至很多地方的衙役都是白做工的。

這就導致地方可用的人員嚴重不足。

吏員的身份暫時不動,但是如果說給這些役員能夠提升到合同工的地位,給他們穩定的收入,就像是那些做工的百姓一樣,讓他們能夠養家餬口的話,那麼大唐朝廷的效率會得到極大的提升。

尤其是需要人力較多的事情,效率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不過這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朝廷的財政壓力會極大的增加。

根據李恪查詢到的資料,李治繼位後,一年全大唐官員支付出去的俸祿等差不多相當於1500萬貫,可以說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國庫收入都用來支出官員俸祿了。

可想而知大唐在其他方面的投入有多低,這也算是府兵制的優勢了。

李恪要改革貨幣也是處於這樣一個原因,因為一個國家的經濟如果處於明顯上升,國家國力明顯提升階段的時候,其實是可以超發貨幣的,用於快速提升國家經濟,發展國家的狀況。

但大唐原本的貨幣體系是做不到的,基於以物易物為主,銅幣為輔的情況,怎麼超發貨幣?

如果在安全額度內超發貨幣都不夠國家發展,那就發國債,總而言之,只要國家經濟被看好,國家發展被看好,這兩樣都不會虧,國家發展會提速。

只有進行了完全的貨幣改革之後,李恪才能這麼玩。

想了想,李恪拿過了一個牛皮筆記本,開始將特殊問題給記錄下來。這是他從倉庫裡面找到的一個空白筆記本。

《論大唐朝廷和國策改革綱要》

一、底層吏員和役員數量較少,導致的朝廷事務處理極慢,地方對緊急事態應對緩慢的現狀分析和改進措施。

二、擴充吏員和役員後,對大唐現有財政的壓力有何影響分析。

三、如何最大限度的提升效率,而不增加大唐財政壓力。

四、大唐貨幣體制改革的必要性。

五、吏員和役員讀書識字的必要性。

六、由此引申的教育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七、科舉制度的改革必要性。

八、如何提升府兵社會地位,以及進行士兵職業化道路改革。

九、提升府兵讀書識字的必要性。

十、地方駐紮府兵和地方吏員和役員臨時相互補充代替政策,降低財政壓力的方法探討。

十一、對大唐財政和國庫支出進行最佳化和改革的必要性。

十二、現有會計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審計成立的必要性。

十三、六部職能進行細化分割的探討。

十四、如何提升大唐財政收入。

十五、由第十四條引申而來